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杭州 > 杭州幼升小资讯 > 正文

幼升小分享:一个焦虑妈妈逐渐心态淡定的心理过程

来源:幼教网 2017-01-19 16:27:33

说两句

  幼升小家长经历分享:一个焦虑妈妈逐渐心态淡定的心理过程

  介绍一下基础背景:公务员妈妈,爸爸平时几乎帮不上手,教育理念崇尚自然,大家都懂的,娃月份很大,9月的,在一堆娃娃里算成熟稳重型,就是,暂时还没有显现出牛娃的特质。(现在全家在上海,蘑菇小学准备去杭州咯)

  在现在大班的这批孩子里,我家蘑菇中班开始启蒙百花算早的了,当时在我朋友圈里我也是被誉为鸡血妈妈的那一类,当然,从现在小娃娃就开始学而思的学风相比较,我们家的真的不算辛苦。应该说,蘑菇在小班之前没有参加任何的早教,我始终觉得家人的陪伴比机构的陪伴更为重要,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蘑菇爷爷奶奶在北方,所以4岁之前每年寒暑假都扔到北方享受亲子时光去了~对于早教,我倒一直是很淡定,不是说早教不好,而是早教的性价比真的不算高,小小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爱的教育和秩序的建立,这些都不是早教机构可以完全提供的,事实上,很多早教机构都需要家长陪同参与,也就是说花钱去让自己的孩子多和别的孩子接触接触或者让自己多和同龄孩子的父母交流交流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渠道,唯一的缺点是:贵!

  那么不早教的孩子在家干什么?孩子的幼年初期,是一个各种感官发育开始认识世界的过程,需要身边有一个至亲的家属一直陪伴着他,照顾他的安全,回应他的需求,甚至刺激他的脑回沟,如果有条件,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爬多走,体会生命的神奇,最忌讳的是,和老人在一起看电视,提早进入老年化社会.......具体的亲子设备有爬行垫,围栏,撕不烂布书,甚至还有挂在墙上可以按动的各类发声挂图,小孩子的最爱是粘纸书,各种积木,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能从小尊重孩子,不在他玩耍的时候刻意去打扰他,让他叫人或者让他吃东西,一个孩子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很久很久。

  在蘑菇中班的时候,我逛了千帆、家长帮、加了无数推送号,包括凯叔讲故事、爸爸真棒、去你的牛蛙、相伴升学路等等等等,不知道受什么影响,得出了要进民办初中必须进民办小学的结论!这个压力重大的不得了啊,要进民办这得多高的门槛啊!识字量、英语水平、奥数刷题(等量代换、数图形、找规律等),再去看看上实的机考题,发现自己都不能全对啊!那时候是真的开始焦虑了。

  仔细分析自己当时焦虑的源头:

  一是非民办不上的信念。对公办怀有不知名的偏见,觉得公办教学质量低,最后拉出来考试的时候考不过民办,公办都是附近生源,生源肯定也不好,环境不好,怎么可能比得过民办呢?所以即使孩子在三岁的时候户口从报出生迁走,迁到外公外婆那边准备保底的,在蘑菇的中班的时候也根本没想过要去上对口的重点公办。

  二是民办入学标准的模糊性。了解了一些民办学校的面试过程中发现,部分民办的面试题目是很灵活的,所以对于招录目标学生其实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这种空间就让我觉得恐慌,觉得没有底,觉得不让孩子多学点好像就比不过别的孩子,另一方面又在想,即使学的更多,但是似乎也不能保证孩子就能进,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对于入学的标准拿捏不准,或者换句话来说,对于这个社会的公平性并没有太多信心。

  三是对孩子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因为在百花每个学期结束后都会公布孩子的能力象限图,告诉你孩子在这个班中各个方面的能力水平,蘑菇其实这个图表都是比较优秀的,所以几乎给我造成一个错觉,可能这也是个牛娃吧?于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开始水涨船高,然而随着我不停给他加压,去尝试做大一级的题目的时候,得到的反馈不良好,所以我自己认知的错误造成了不断的焦虑。

  其实仔细分析这些焦虑,和孩子无关,都是自己的心态和认识问题,随着这一年逐步强化认知,对幼升小这件事更清晰的认识,发现以前的这些焦虑都是自己加给自己的。一是非民办不可的认知:事实上,从各区杯赛统计排名来看,也不是民办成绩一定高于公办,以虹口为例,四中心的拿奖人数和总分都是高于宏星的,也就是说,如果拿公办民办学校排名靠前的学生出来比较的话,未必公办就差于民办;二是对入学标准的模糊性,拿神仙学校上外附小来看,仔细去研究它的面试题目,难度的确不是很大,但是涉及的范围很广,甚至涉及到常识、团队协作、模仿的能力,这部分能力有些是原生能力,是不需要家长培训孩子天生的能力,有些涉及到性格因素,比单纯考刷题其实要综合多了,也就是说学校在寻找潜在的优秀学员,而不是现在学的多孩子;

  对于孩子的认知更是需要颠覆:对于这个起步很早的社会,和我们以前读书完全靠自己的社会根本不同,孩子现在表现的不如意是不是代表着孩子三年级以后还是会延续现在的状态?还有一种反过来思考的状态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提早拼命积累下来的优势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会很容易就反超?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教育模式,谁都不敢轻言自己一定是对的,自己做的事情对孩子一定是好的而不带来任何副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家长逼在孩子屁股后面去塞,那么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哪里来?孩子内心深处学习的原动力会不会缺失?孩子会不会觉得读书就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