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20 14:59:42
	
	
	  (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 记录与计算
	
	  (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装纸的面积 = 所摆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 + 接头部分用纸量(按2dm2计算)。
	
	  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
	
	  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量出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摆成的不同长方
	
	  体的表面积,从而算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数据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记录3种不同摆法下的包装纸用量,并选择一种用纸最少的方案。
	
	  为什么这种方案的用纸量会最少?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交流与比较
	
	  比一比谁的方案用纸少,并分析出用纸量不同的原因。
	
	  重点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将8个学具盒打捆包装,表面积的大小会不相同?影响表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将分析的原因记录下来。
	
	  四、发现与思考
	
	  通过本次包装设计,你有什么发现?
	
	  1. 物体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用的纸也就越少。
	
	  2. 同样的体积下,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长度有关,长、宽、高的长度越接近,
	
	  表面积就越小,当长、宽、高相等时,它的表面积最小。
	
	  五、知识拓展
	
	  师:解决用料省的问题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20本数学书,想想看,怎样摆表面积最小?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简评:本课学习充分启用学生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与尝试,通过设想、计算、交流、比较、发现等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探索"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数学学习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此外,本课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设想、摆放和计算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小组的分工明确,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的必要性,并学会与人相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