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9 15:41:14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内容:
	
	P5 ~ 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