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8 20:04:05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皮巧根桥》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小河上的桥先后修建了三次,可它的名字始终没变-——皮巧跟桥。课文用朴实﹑含蓄的语言叙述了“皮巧跟桥”这名字的由来:同学们上学要经过一条两岸陡峭、水流很急的小河。一个叫皮巧根的孩子,用一棵被风吹倒的白柳树搭建了一座既安全又方便的木桥,大家叫它皮巧根桥。后来,白柳树朽烂,村民们造了一座大桥,可人民还叫它皮巧根桥。字里行间无不蕴涵着对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的赞扬。
	
	  设计理念: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用“爱心”架桥。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皮、巧、根、陡、踩、刺、搭、磨、斧、坡、渐、栏”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做“皮巧根桥”。
	
	  过程与方法
	
	  以DVD辅助教学,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弄,在讨论中交流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皮巧根不怕吃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人们为什么把后来修建的桥仍称作“皮巧根桥”,并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DV.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学习《皮巧根桥》,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