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3 16:21:14
	
	
	  4、小组合作,把想象的画面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六、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1、启发:诗人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指导学生在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首诗。
	
	  七、落实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认的字,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
	
	  (1)先读,再交流识记的方法。
	
	  (2)指导书写,由学生带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
	
	  八、总结延伸,拓展升华。
	
	  1、整体回顾课文。
	
	  2、秋天,是诗人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都触景生情,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章,你能为大家诵读一首吗?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同学们,荷花并非花中之王,但自古至今,它却令众多文人为之倾倒,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篇。相信你一定搜集到不少有关赞美荷花的语句吧,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有关荷花的诗。(出示课题)
	
	  二、实施鼓励,自主习诗。
	
	  1、“诸葛献策”。通过以往学习古诗的经验,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地熟悉古诗、理解古诗?
	
	  2、“争分夺秒”。用我们总结的这些方法,看看谁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获?(学生自主学习)
	
	  3、“初显身手”。
	
	  (屏显本课生字)(1)“我会认”。学生认读并组词。(检查并巩固字词)
	
	  (屏显整首诗文)(2)“我会读”。先请两名学生试读,根据读的情况,师生点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诗。
	
	  三、深入探究,交流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先读一读诗句,思考每句诗的意思。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讨论。
	
	  2、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倾听、思考,为同学的精彩发言喝彩,若有不同意见,补充交流)
	
	  3、教师点拨。
	
	  (1)引读诗的前两句,想想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发出如此大气的感叹?(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
	
	  (2)引读诗的后两句,抓住“碧”、“红”、“无穷”、“别样”等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莲叶之无穷,荷花之美艳,天地之宽广的壮观景象。
	
	  (3)你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