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1 20:19:22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 背诵古诗。
	
	  五 、 欣赏名句 积累名句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
	
	  六、总结
	
	  七、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