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幼儿园案例分析 > 正文

案例:中国教育的十大“幽默”(2)

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27 16:17:29

说两句

  (四)考分买卖

  在山东荷泽,高考成绩公榜之后,就有人在大家熟知的地方兜售高考分数,并已形成了市场和规模。据说,"市场"上"买卖兴隆","购销两旺",场面"壮观"。卖考分的"中介"能量都很大,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考分他们都有,"老板"能帮买者落实到人,并且落实到高校,还"保准万无一失"("老板"在高校都有人)。

  卖分数的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已经考上大学的人,通过各种方法到当地高中报名参加高考,然后将考取的分数卖掉,以获得不菲的收入。第二种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好但高考发挥不理想的学生。他们把分数卖掉,准备明年考取个好学校。第三种就是一些成绩较好的高二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把分数卖掉可谓一举三得:通过高考这样的高规格考试起到练兵的作用,还有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同时还给学校提高了升学率。

  在"市场"上,"中介"随行就势,根据分数的不同档次,与买分者"按质论价","公平交易","中介"一般提成20%~30%。有一理科生的630分,卖到最高价25万元,买卖双方还都皆大欢喜(见2006年6月25日齐鲁晚报)。显然,这是随着"高考经济"的快速发展,派生出来的又一"新生事物"。你说这事"幽默"吗?

  (五)买才招钱

  在江苏不少地方,许多公立、民办高中不惜巨资设立高额"奖学金",最高达五万元,用以吸收尖子学生,这一着,使所有名牌高校都望尘莫及。高中学校花高价"买"学生的现象,已完全公开化。尽管有的学校每年花几十万元"买"学生,但只要出一个清华或北大的学生,就不会亏--它可以做学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吸引来年的生源(见2006年6月16日人民日报)。为了学校的生存,不惜使用商业手段,采取残酷的竞争方式,说明了中国教育的"艰难困苦"。以往,国内一般高校也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数额通常在数千元不等(一万元以内),但这是为了激励全体学生勤奋学习,促使优秀学生突颖而出,为的是培养精英。而高中学校花高价"买"尖子学生,纯粹是为了制造假象,从而骗取更多的学生进入该校,由此引来滚滚财源。

  如

  果办学校完全为了赢利,那就会把教育引入歧途。花钱买优秀学生,看似"幽默",其实是莫大的悲哀。

  (六)高考神话

  甘肃会宁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有些地方被认为是人类不适宜居住的地方。但这样一个县,却又是一个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凭着"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读"(早晨吃家里带的馍馍,中午米饭就咸菜,有30%~40%的学生不吃晚饭)的"三苦精神"创造了会宁的高考神话。截至2005年,会宁已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四万名优秀学生。近二百人获得博士学位,一千多人获得硕士学位,一万多人获得学士学位。会宁县几乎没有工业,农业半死不活,于是就只有办教育了。从会宁考出来的学生说,他们过够了苦日子,考出来其实就是逃离出来了。会宁的教育支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竟高达57%多,民间和官方都愿意在教育上下大力气投入,为的是让后代摆脱贫困,教育成了人们走出贫困的唯一寄托(见2006年6月5日现代教育报)。"会宁现象"恐非绝无仅有,教育脱贫的内涵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你说"幽默"吗?

  (七)枪手替考

  陕西洋县爆出高考替考事件,近二十名高二学生当枪手。据报道,洋县中学对外以锻炼高二优秀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由,组织近二十名学习成绩优秀者参加高考。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大多是替高三的某些学生考试(见2006年6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这显然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集体行为"。据说,为的就是提高当地的"高考升学率"。洋县教育局局长王玉奎对记者说:"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你爱咋弄就咋弄去!"看来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为了"高考升学率",如此不择手段,厚颜无耻,成了中国教育的又一"特色"。你觉得"幽默"吗?

  (八)招生致富

  江西蓝天学院是江西省在校生最多的民办高校。每年到了招生时刻,就动员全员参与。"每招到一名学生能拿到700元到1000元回扣"早就成为全校学生都知道的不成文的规定。有些学生凭"招生"收入,已达数万乃至十几万元。"招生"致富的"大款学生",成了一些正准备暂弃学业外出"招生"的学生们的新偶像。在校学生只要从招生办要一份《委托书》,就可以作为学校的"招生代表"到各地去"招生"了。这些"招生代表"象搞"传销"一般,欺瞒哄骗,无所不用其极。一位被"哄"入学校的大一学生称该校的"招生"是"老生招新生,一届哄一届","简直就是变相的招生传销"(见2006年6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高等教育中有如此好玩的事情,你不觉得"幽默"吗?

  (九)上访惹祸

  在山东荣成市借读的高一学生,因为上书中南海,"给家里惹了很大的麻烦"--以前是1万元的借读费突然涨成1.6万元(见2006年5月25日信息时报)。该生因为父母都在荣成打工,所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在荣成念书。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荣成市六中。因为户口问题,学校让他交1万元借读费。该生觉得不公平,于是写信到中南海,反映了他家的实际情况。不想这封被称为"上访"的信件,从北京批转回来,却惹了大祸。学校通知该生父母,要想在六中继续上学,必须交1.6万元,并且多次催促他们交钱。在一场争吵之后,学校让他转学。该生父亲已近七十高龄,其母也已五十有余,靠着冬天卖糖葫芦,夏天卖冰淇淋维持生计。就因为写信"上访",使这个家庭落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对此,不知道中南海作何感想?对此,我真的觉得好"幽默"。

  (十)教育跃进

  1958年的工业大跃进,对于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忆犹新。那时侯乡下农民上山砍树炼焦炭,城里市民砸锅卖铁炼钢材。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最后引发了大饥荒,导致了大衰退,教训惨痛啊!

  如今,中国的教育界也形成了一股很有气势的"大跃进"的风潮。不是吗?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宣称:"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的!一个承担着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的教育,实现了'两个跨越':使85%以上的人接受了义务教育,使20%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跨越"下去,全体国人100%接受义务教育,大多数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就为期不远了。实际上,要使全国人民都经历一番高等教育,那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在原有基础上,把所有的中专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都升格扩展为大学,强令所有的人都到"高校"接受"速成"的"高等教育",并且都发给"正规"的"毕业文凭"。这一来,中国成为全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指日可待。对此,你敢不"幽默"吗?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