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学策略论文 > 正文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色彩运用的探索和研究

来源:幼教网 2018-07-10 15:34:41

说两句

  我们生活在斑斓的色彩世界中,色彩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的绚烂、多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从色彩理论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光作用所产生的,它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要素。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符合他们具体形象思维的,最直观的最早接触到的色彩的相关知识就是色相了,即红、澄、黄、绿、青、蓝、紫等现实世界中具体的颜色。如何使幼儿美术创作中这些色相的运用更加的和谐、科学,给欣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让欣赏者体验到作品中独到的美进而产生与创作者的共鸣呢?这也正是我在我园新概念美术特色的园本教研下一直思考、探究的教学点。

  一、科学地运用色相,提升儿童画色彩的和谐美

  孩子们天生是色彩的精灵,在色彩的世界中孩子们不用通过教师任何的激励,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会与色彩进行亲密的接触,他们是绘画界的大师,操起手中的工具在画纸中“大显身手”。他们的作品可谓是超现实主义的纯粹抽象派,特别是小年龄段幼儿的作品颇有名家的风范。但与名家们的作品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色彩的滥用,把教师提供的所有色彩都用在他们的创作中,这是小班年龄阶段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最原始的表现。同时年龄段越小的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过程中不可预设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会越高,从而导致整幅作品在色彩上呈现出脏、乱、灰暗的现象。如何避免克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到乐趣并获得相关的色彩经验呢?

  1.科学的提供色彩,把握作品的色调

  幼儿对色彩知识的相关学习,根据其年龄阶段的不同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纲要》科学地对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色彩认知上有了明确的要求,即感知三原色——红、黄、蓝。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画面色彩的艳丽很多教师会把这三原色一起端上来,供幼儿自由创作。殊不知三原色中的色相个体虽然很有视觉冲击力,但当他们三者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时,原本个体中的艳丽让彼此之间的光芒给掩盖了。

  2.巧妙地运用调和色,表现儿童画中色彩的和谐美

  调和色也称相似色不属于色相中的七色,通俗的说它是万色调和后所产生的颜色,它是所有颜色的回归同时他包罗着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的包容性、和谐性。幼儿园色彩教学中的调和色通常以黑、白、灰、金、银五色为主。在没有接触新概念美术教学之前,我们的美术教学基本上拒绝黑、白两色,因为黑色容易显脏又让人觉得压抑,白色空洞无法体现在作品,于此同时我们冷落灰色,因为它让人觉得沉闷。金色和银色在孩子现有的作画工具中很难得一见所以我们对此是忽略。幼儿作品中的色彩表现力、渲染力为何无法提升美术作品本性美?这是一直在我眼中却无法解决的难题,而接触新概念美术教学后我才豁然!其主要的原因是我忽略了调和色的运用。

  3.一如既往地运用色相原本的纯度,还原儿童画的本色

  “这画的是什么?怎么一点都不像?”“太阳是红色的,你怎么画成了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你怎么画成了红色?”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画的这种评价我们并不陌生。在家长和有的教师眼里觉得画得像不像才是他们衡量幼儿作品的主要标准。这其实非常的不科学!形成这样的衡量标准其原因在于教师和家长以成人的主观的意念为出发点过分追求画面色彩的逼真性和多样化而忽略了创作主体是幼儿。

  4.选择性地吸收民族元素,丰富儿童画的色彩表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