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6-08 16:24:49
	  成语解释: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成语繁体:犬兎俱斃
	
	  成语简拼:QTJB
	
	  成语注音:ㄑㄨㄢ ㄊㄨˋ ㄐㄩˋ ㄅ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犬兔俱毙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同归于尽。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同归于尽
	
	  成语例子:《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准备去攻打魏国,大臣淳于髡认为这样会两败俱伤,十分不利,就对齐王进谏:“天下最快的狗韩子卢去追天下最狡猾的兔子东郭逡,兔子在前面拼命跑,狗也拼命在追,经过一段时间,狗没追上兔子,双方都疲劳而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