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6-04 11:21:21
	  成语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成语繁体:汗流浹背
	
	  成语简拼:HLJB
	
	  成语注音:ㄏㄢˋ ㄌ一ㄡˊ ㄐ一ㄚ ㄅㄟ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汗流浃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浃,不能读作“jiá”;背,不能读作“bēi”。
	
	  成语辨形:汗,不能写作“汉”;浃,不能写作“挟”。
	
	  成语辨析:汗流浃背和“挥汗如雨”;都形容出汗很多。不同在于:①汗流浃背是直陈性的;“挥汗如雨”是比喻性的;比喻出汗的程度重;带夸张味道。②汗流浃背还有由于害怕、紧张而出汗的意思。“挥汗如雨”却不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