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6-02 16:31:55
	  成语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成语繁体:奮不顧身
	
	  成语简拼:FBGS
	
	  成语注音: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ㄕ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奋不顾身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奋,不能写作“愤”。
	
	  成语辨析:奋不顾身和“舍生忘死”都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意思;都形容舍己为人;勇于献身。不同在于:①奋不顾身语义重;范围大;偏重于“安危”;表示把个人的安危;包括“生死”置之度外;“舍生忘死”偏重于“生死”。②奋不顾身多指个人行动;“舍生忘死”不仅如此还多指人的精神品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