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4-03 11:45:29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
	
	  5.讨论:
	
	  ⑴杠杆是否都省力?
	
	  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
	
	  ⑵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
	
	  ⑶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五、课后小结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