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28 10:24:18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两块,大小根据条件任意,一块做脸,一块做五官头发。盘一个,放少量水(沾土衔接之用)。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或报纸、布),以袖套围裙一套。
	
	  (教师)陶泥若干,椭圆形纸板(表面打毛)两块,工作服,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课件(漫画、泥塑作品欣赏),阿福、社火等作品若干。
	
	  教学过程
	
	  1.玩泥游戏,导入新课。
	
	  (1)教师准备一盆偏湿些的小泥球,椭圆形的纸板。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把小泥球压成泥饼,以填满椭圆形纸板为胜。
	
	  (2)请同学上台,做快乐的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导入新课。
	
	  2.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方法。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的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表情更显开心?
	
	  (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3.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
	
	  (1)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2)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夸张的人脸。进一步开阔视野,选择自己喜爱的夸张表情,进行创作。
	
	  4.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
	
	  (3)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用学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
	
	  (4)讨论: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讨论多种组合泥塑成型方法,如泥球和泥条组合成眼睛。
	
	  (5)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完成创作。
	
	  6.展示学生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7.做一个轻松夸张的表情下课。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