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7 11:34:36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后木牌上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直击课题,找准切入点
	
	  1、板书课题,齐读。什么是“魅力”?
	
	  2、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最有魅力的一句话。
	
	  分两行板书:春天到了,可是
	
	  我什么也看不见
	
	  3、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二、感悟“变化”,凸现着力点
	
	  1、师:这是诗人让·彼浩勒给盲老人修改后的一句话,木牌上开始时是怎样写的?(我什么也看不见)
	
	  2、添加了六个字让行人和路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想边做记号,你也可以写写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要求)
	
	  3、学生自由读并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学生交流汇报。
	
	  A、感悟街上行人的变化
	
	  (1)生读相关语句:“街上过往的行人……便姗姗而去了。”
	
	  (2)哪个词给你的触动最深,为什么?
	
	  (结合学生理回答理解“无动于衷”指内心毫无触动,“姗姗而去”指走路缓慢从容)让我们来读一读吧。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指导“情境再现式”的渲染朗读。
	
	  师: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有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向路人乞讨。风度翩翩的绅士走过来了,看见木牌上写着——
	
	  生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无动于衷;衣着华丽的贵妇人走过来了,看见木牌上写着——
	
	  生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淡淡一笑;打扮入时的少男少女走过来了,看见木牌上写着——
	
	  生读:“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便姗姗而去了。看到这一幕幕,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1:老人真可怜。
	
	  生2:路人真冷漠无情。
	
	  生3:路人太傲慢了!
	
	  生4:这些行人真可恶!
	
	  教师指导学生边说边把自己对行人的感受读出来。
	
	  (4)看到诗人修改后的语言,行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B、感悟老人的变化
	
	  (1)修改之前:叹息、悲伤
	
	  ①课件出示文字:“哎!”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②谁能读出老人悲伤的心情来?指名学生朗读,再评价。
	
	  ③除了悲伤之外,老人还会有什么感受?(无奈、失望、绝望等)
	
	  ④指导学生“淡妆浓抹式”的渲染朗读。
	
	  师:(引读)老人悲伤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引读)老人无奈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引读)老人失望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引读)老人绝望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⑤老人没有得到的仅仅是金钱吗?还有什么?(尊重、尊严、爱心、关怀等)
	
	  (2)修改之后:笑着
	
	  ①课件出示句子
	
	  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②指名朗读,评价,看看是否读出了老人的喜悦之情。
	
	  ③再次指导学生“淡妆浓抹式”的渲染朗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