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6 19:59:52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掩耳盗铃》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铃、椎、铿”。
	
	  2、结合插图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教学重点:
	
	  联系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知道盗铃人可笑在哪里,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
	
	  师:来到咱们城关三小,我十分荣幸也异常高兴。看到在座的各位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老师已经有点儿迫不及待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了,好吗?
	
	  那你们认识我吗?(课件出示)
	
	  那该怎么称呼我呢?
	
	  学生自我介绍,学生分组。
	
	  二、游戏导入
	
	  1、游戏:你说我猜。
	
	  规则:由一名同学用语言描述照片内容,另一名同学猜中照片相对应的寓言故事即可过关。
	
	  (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拔苗助长)
	
	  说说这些故事都有什么特点?
	
	  (寓言: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2、出示铜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钟。
	
	  (师简要介绍钟:古代的一种乐器)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则寓言与这口铜钟有关。
	
	  板书:掩耳盗铃
	
	  4、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铃”是什么意思?
	
	  掩:捂住。
	
	  盗:偷窃。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大钟。(生做动作加深理解)
	
	  三、初读文章,读通课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则寓言跟以往学过的语言不同,它们都是文言文,你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古代人说的话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首先,我们就要能把这则文言文读通。
	
	  (多媒体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2、师带读,划分朗读节奏。
	
	  生字:“铃、铿”是后鼻音;“椎”读chuí也可读zhuī,本文中作chuí。
	
	  朗读节奏。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 椎/毁之,钟/铿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