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6 19:06:07
	
	
	  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9、布置作业:书读课文、查找解决问题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课文主要写的是蒲公英在城市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中的困扰和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因此,从一开始进入学习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哪部分写的是蒲公英的梦?把课文中相关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
	
	  [采取变序方式引导学生首先从梦入手,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学生此时最感兴趣的是蒲公英到底做了什么梦?形象感知梦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环境中的困扰。]
	
	  2、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梦境的美好。
	
	  根据学生体会板书
	
	  梦
	
	  时间:第二天夜里
	
	  梦境:草原美、太阳笑、微风吹、蝴蝶蜜蜂飞。
	
	  感受:快乐笑
	
	  (1)指名读。
	
	  (2)自由选读自己认为梦中最美的情景。
	
	  (3)引导思考: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
	
	  3、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
	
	  (1)默读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画出来。
	
	  (2)蒲公英为什么不快乐?根据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们交流。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
	
	  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A:根据学生谈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前:时间:深夜,
	
	  遭遇:汽车叫喊废气酸雨
	
	  感受:叹息,愁眉苦脸、难受、担心、一直想。
	
	  B:总结,过度: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儿……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C:小组讨论:交流开花后的遭遇和感受,归纳板书
	
	  开花后:第二天一早
	
	  黑烟呛、汽车叫、罐子砸。
	
	  咳嗽弄脏差点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据板书归纳:课文用什么方法连段成篇的?
	
	  [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这课书采取的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方法写作的。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归纳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产生的不同感受,有利于使学生感受这一写作方法。读后总结,水到渠成。另外,教学中安排学生归纳板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合作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真正看作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时间与空间,进行语言实践。]
	
	  5、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6、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评议读书的情感表达。
	
	  [尊重学生个体感受和需求,自由选择朗读。学生朗读过程中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继续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学习惯,恰当进行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蒲公英的梦
	
	  汽车的噪音 不排放废气
	
	  呛鼻的气味 蒲公英的(希望 ) 不制造噪音
	
	  疼痛的空罐 不污染水源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