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2 10:55:57
	
	
	  (3)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二)随机点拨,指导朗读。
	
	  1、东东为什么会感到委屈?
	
	  出示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2、出示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
	
	  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听到,听到了,他真想。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出示
	
	  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2)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刘老师知错就改)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教学反思:
	
	  课文一开始,我以“酿”字为中心,请学生们质疑课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当这些问题解决后,我紧接着又提出了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如果此时能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去阅读文本,并且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再继续引导,“这么的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