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2 10:55:15
	
	
	  指导朗读
	
	  5、 小结:蔺相如是不是没有能耐,就凭一张嘴呢?看来廉颇说错了。
	
	  ●负荆请罪
	
	  1、齐读廉颇的话,并指名转述。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提示学生在这里转述要有称呼,用敬语。)
	
	  2、自由读10——14小节,找找:蔺相如听到这话怎么做?怎么说的?
	
	  3、理解蔺相如说的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正确转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不是就有机可乘了吗?”
	
	  4、 过渡:原来蔺相如对外不甘示弱;对内却处处示弱。不是因为怕,而是以国
	
	  为重。
	
	  5、 联系上下文说说:廉颇“不应该”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 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出示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负荆请罪。“负”的意思就是:背。
	
	  7、 想象说话
	
	  廉颇二人见面会说什么?展开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合为一体。
	
	  从此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历史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35、将相和
	
	  (完璧归赵)蔺相如 (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服气)廉颇(负荆请罪)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特点”的学法指导,因此,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如能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进行朗读、理解、体会,感悟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与爱国之心。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较为熟悉,因此,让学生以“我非常喜欢(或敬佩)蔺相如(或廉颇)”为开头,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时,学生写得内容较为丰富,语言也较生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