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3-12 09:52:45
	
	  理解字的含义;
	
	  掩——捂  盗——偷窃
	
	  亡——逃亡  欲——想、要
	
	  走——跑  椎——槌儿  闻——听。
	
	  ★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同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
	
	  为企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盗钟》与“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六、作业设计
	
	  板书计划:
	
	  掩耳盗钟
	
	  ↓
	
	  自作聪明
	
	  十分愚蠢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