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7 11:14:00
	
	
	  (2)白求恩的表现充分体现他崇高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品味字词,同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①第2节着重抓住关键词“镇定”、“敏捷”、“扔”。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白求恩品质的一些关键词要重读。个别读,齐读。
	
	  ②第3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求恩大夫对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
	
	  A、体会“沉思”,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况,思考他可能会沉思些什么?个别读,齐读。
	
	  B、理解白求恩不肯离开手术台的原因(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这句句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陈述句来表达呢?为什么把手术台比作阵地?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加强了语气。)指导朗读,齐读。
	
	  C、理解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引导学生体会“是……不是……”这句选择句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白求恩大夫不愿撤离的原因。)指名读,小组读。
	
	  D、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白求恩和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注意读出白求恩坚决不离开的语气。
	
	  ③第4节抓住关键词“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
	
	  4、小结,完成课后填表练习。
	
	  5、交流练习情况。
	
	  四、积累拓展
	
	  1、学了课文,我们深切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任意挑选第2节或第3节中最喜欢的一节试着背一背。自由读背。
	
	  2、齐会战斗结束了, 如果你是曾经受过白求恩大夫医治的伤员,当你再次见到他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自由准备后,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11 手术台就是阵地
	
	  当时的情况 白求恩的表现
	
	  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静 敏捷
	
	  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低头 继续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教学反思:
	
	  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但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对问题的设计太多太细,学习重点段第三节时,讲解过多,未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时间和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另外,从我自身来说,还缺少了些教学激情,少了些鼓励的教学语言,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文章内容,尽量给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可能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