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6 23:27:25
	
	
	  3、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
	
	  4、交流课文内容,同桌相互对读人物对话
	
	  四、学习寓言,丰富剧本内容
	
	  1、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1)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
	
	  (板书: 目的 行动)
	
	  (2)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理解生字“硬”,“硬要“什么意思?给“硬要”换一个词语。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那表演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
	
	  (3)朗读句子。
	
	  2、他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却如此固执地往北走,他有什么理由硬要这样做呢?请读读文中朋友与他的对话,划出坐车人的理由。你能否通过我们刚才的总结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给他加上动作?
	
	  3、小组交流,合作想象,丰满人物形象。
	
	  (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指导,刻画主人公的自大,无知及他朋友的真诚劝导和不听劝告后的无奈)
	
	  4、通过你们的朗读表演,让老师看到一个所以即使朋友一再诚恳劝告,他依旧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一意孤行,愚昧无知)
	
	  5、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人当坐车人,注意要表演出他的“固执”,另一个人当他的朋友当然也要表演出朋友的诚恳和无奈。听的人要仔细听,仔细看,给出合理的刻画人物的建议,完善人物形象。
	
	  坐车人:抓“没关系”表演他的自以为是,说话语气的自大骄傲。
	
	  朋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这是一个什么句?换成陈述句怎么说?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反问句的语气。)抓住朋友对他的无奈
	
	  6、放飞想像:(小组讨论)可不可以给故事加上合理的情境、人物,让故事可以自然的表演给观众?
	
	  五、指导编写剧本,汇报展示成果
	
	  1、明确编写要求。
	
	  (1)能完整的通过表演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刚才小组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让故事更有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