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6 19:31:40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
	
	  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孩子们,昨天我们一起去安徽的天门山,领略了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再去杭州的西湖,和苏轼一起来欣赏《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引出新诗,介绍作者
	
	  1、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重点指出“饮”和“初”的偏旁)
	
	  2、 简介作者。
	
	  (板书“苏轼”)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苏轼?(板书:宋)
	
	  3、解题: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指名说。
	
	  “饮”指的是什么意思?“饮湖上”又指什么?(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初”是什么意思?“初晴后雨”又可以怎样理解?
	
	  (在湖上饮酒观赏景色,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4、过渡:诗中到底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认识生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诗。
	
	  2、现在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了吗?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对于“潋滟”教师领读,之后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下注释。及时鼓励,你可真会学习。总结:其实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结合注释。)
	
	  3、师:你们读得真好,如果能够好好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老师也想读一读,欢迎吗?(配乐范读)
	
	  4、师读。生评价。
	
	  5、师:老师读的美,是因为我读出了停顿,读出了韵味。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用小斜杠试着画出停顿。
	
	  6、学生汇报,师出示。
	
	  7、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谁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读?老师也给你们配上音乐?)
	
	  再次指名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