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6 19:30:02
	
	
	  2、学习第一句诗
	
	  ①指名读
	
	  ②指名说出诗句意思。
	
	  天门山被长江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师:对呀,天门中断楚江开,特别是这个“开“字,让我们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的气势(板书:吞吐江河)
	
	  ③指导读出磅礴的感觉。
	
	  师:除了这种汹涌奔腾、气势磅礴之外,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它很美丽。
	
	  师:你怎么理解?
	
	  生:我从“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感受到。
	
	  2、学习第四句诗。
	
	  ①齐读第四句诗。
	
	  ②指名说出诗意
	
	  生: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师:从“日边来”感觉这长江水是从——天上来,天从天上来,你们觉得这美丽吗?(板书:江水天来)
	
	  ③指导读出美丽的感觉。
	
	  师:这首诗给人感觉气势不仅磅礴,也很美丽,后人对这首诗作了很高的评价。
	
	  3、课件出示:后人对诗的评价
	
	  ①齐读
	
	  师:评价里说,这首诗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②指名回答
	
	  生:主是“天门中断楚江开”,次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生:远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近是“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回青山相对出”。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都能答出来。我们再接着往下看,“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从 这个“回”字看出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诗
	
	  ①自读诗句,理解“回”字
	
	  生:“回”是指水到这里就打旋涡,在这里回旋
	
	  ②小黑板出示:天门山及江水流简画图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长江水一到天门山(指图)这个位置,水道突然收紧了,水就变得更——急了。水从上面冲下来,下面是一马平川,水面变宽阔了,水自然就变——缓了,后面的水很急,遇到了前面流得很缓的水,自然就——回旋了。所以一个“回”字,其实是在写“急”。(板书:急流回荡)
	
	  ③指导读出水流湍急的感觉。
	
	  ④指名说诗意。
	
	  生: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这里突然转了一个弯,向北流去。
	
	  师:还有哪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水流得很急这种气势?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
	
	  5、学习第三句诗。
	
	  ①指名读,想想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
	
	  生:我似乎看到了两岸的青山在互相比高。
	
	  师:这座山比我高,我比这座山高,似乎在比赛,在对峙,沿岸都是高耸的山峰,险峻的重岭,让我们感觉到——(板书:雄山对峙)
	
	  ②一二组与三四组同学互相对看,读出对峙的感觉
	
	  师:对于这首诗,后人评价非常高,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对这首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词调高华,言尽意不尽
	
	  师:所谓言尽意不尽,到底什么意没有尽呢?大家来看第二句诗的“碧”字,奔放的长江水多有气势啊,一个“碧”字多小气啊,再说,长江一路卷沙携石从上游奔泻下来,水应该是混黄的,为什么却是“碧”水呢?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