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8-02-21 16:22:30
	
	
	  (2)“嗡嗡、啾啾、汪汪”,这些都是描写动物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细细地读读,你会发现,这些声音一个比一个响。看来,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还是挺有讲究的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评价:多么有趣的声音啊!谁再来读?
	
	  (3)海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声音呢?你怎么知道?(省略号)你有一双慧眼!
	
	  海底还能听到哪些声音?谁能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海底动物的声音真奇妙,不同的动物发出的声音不同,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
	
	  (5)其实,这些声音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听不到的,需要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而且这些声音听起来低低的、轻轻的,动物们就像是在——窃窃私语
	
	  A老师想看看什么样才是窃窃私语,你能和同桌表演一下吗?
	
	  B刚才老师俯下身子,努力地想听清你们在说些什么,可是我并没有听清,你们刚才的样子就是——窃窃私语。
	
	  C那你能用“窃窃私语”来说一句话吗?
	
	  (6)现在让我们再来感受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声音,齐读“如果你用上……”
	
	  点红“:”从这个冒号你读出了什么?(引出下文,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前面的这句话来写的,在写法上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师生分读。
	
	  (二)抓住“活动”读“趣”
	
	  海底动物的声音如此奇特,活动更是各有特点。
	
	  出示要求
	
	  1. 快速浏览第三小节,想想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用“ ”划出中心句。
	
	  2.这一小节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画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各有什么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1)你觉得海参爬得怎么样?从哪读出来?
	
	  (2)知道“四米”是多长吗?我们的黑板差不多4米长,这么短的距离,海参却要爬行整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一节课加两个下课时间。看来,它爬行的速度——可真慢呀!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每小时”、“四米”,作者采用(板书: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指名读)还有谁也喜欢海参的,那你也来读一读。(指名读)
	
	  (4)出示比较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师:简单的一个“只”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之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它的活动特点表达出来。(齐读)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1)如果要你来读这句话,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
	
	  (2)“每小时”、“几十千米”,作者不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通过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普通火车(板书: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的速度之快!(指名读)
	
	  (3)“还要”:看似简单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在语言表达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来读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