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作者:@佚名 2017-08-30 16:41:08
	  二、情境游戏:捉熊去
	
	  1.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初步尝试玩游戏。
	
	  师:还记得《我们要去捉狗熊》的故事吗?故事讲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捉狗熊的游戏。大家看,这里是小桥,前面有一块大大的烂泥潭,远处有一个山洞,山洞里住着一只大熊。宝宝这会儿睡着了,我们一起去捉熊,好不好?
	
	  师:请你先看看自己三角巾的颜色,然后从相同颜色的“小桥”和“烂泥潭”上走过去。
	
	  (幼儿走过“小桥”和“烂泥潭”,教师关注幼儿走“烂泥潭”时的表现。)
	
	  师:今天大熊不在家,让我们沿着原路回去吧。
	
	  (析:第一次游戏设置的“熊不在家”的情节,有利于幼儿在比较轻松的心理状态下练习动作。)
	
	  2.交流行走的经验,重点练习“踩”的动作。
	
	  师:刚才去大熊家的路上,哪里最难走?谁还摔倒了?
	
	  幼:烂泥潭最难走了!
	
	  师:为什么烂泥潭很难走?
	
	  幼:因为烂泥潭很软/踩下去一个坑……
	
	  师:怎么走才能不摔倒呢?
	
	  幼:要把脚抬得高一点。
	
	  师:你来试试看。
	
	  幼:要轻轻地、慢慢地走。
	
	  师: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小结):原来经过“烂泥潭”时要把脚抬高一点,然后轻轻地、慢慢地放下去,这样就不会摔跤了。
	
	  师:好吧,趁着大熊这会儿不在家,我们再去练习练习!
	
	  (幼儿练习2~3遍。)
	
	  3.增加难度进行游戏。
	
	  (1)抱着宝宝去捉熊。
	
	  师:我的宝宝也想跟着我去捉熊呢!你们的宝宝想不想去呢?
	
	  师:好,那我们就请不想去的宝宝看家吧。其他的宝宝和我们一起去捉熊。你们能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吗?怎么保护呢?
	
	  幼:我抱好我的宝宝。
	
	  幼:我不摔跤,宝宝也不会摔跤。
	
	  (师幼一起抱着“宝宝”过“小桥”“烂泥潭”,到达“山洞”后,配班教师扮演大熊从“山洞”里出来,慢慢追赶。大家原路逃回“家”。)
	
	  (析:一方面,幼儿抱了“宝宝”之后,动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大熊”的存在营造出了紧张的氛围。也加大了动作难度,从而有助于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2)增加器材难度再次去捉熊。
	
	  师:大家快关上门。
	
	  师:刚才真是太紧张了,大熊追过来的时候,有两个妈妈摔倒了,还有两个爸爸从其他地方跑回家,差点迷路了。其实大熊的身体比我们重,他从烂泥潭里经过时会陷得更深,走得更慢。只要我们不摔跤,他就一定追不上我们。
	
	  师:瞧,熊在做什么?
	
	  幼:熊把“桥”变长了!
	
	  幼:熊还把“烂泥潭”变得更深了。
	
	  幼:他不想让我们去捉他。
	
	  师:你们还敢去捉熊吗?能顺利地走到熊那里去吗?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幼:我们要小心。
	
	  师:是的,我们不光自己要小心,还要相互帮助,看到有人摔倒了,旁边的人可以扶一下。
	
	  幼:我们要把脚抬得更高。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