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别的家长冲过来打你孩子,开撕还是认怂?(2)

来源:幼教网 2016-12-09 11:03:08

说两句

  仔爸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也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这一幕发生在仔仔身上,如果那一对爷爷奶奶揪着仔仔的衣领教训他打他,我是不是能冷静客观地处理?

  然后我发现,我,不能!如果有成人欺负我的孩子,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冲上去保护孩子,绝不认怂!

  我回忆起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情。

  那是我6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一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在一个摊贩前,妈妈蹲下身子挑菜,旁边是一个卖鸭子的小摊贩,我好奇地伸出手去抓鸭子,鸭子被吓得呱呱大叫起来,那个鸭贩冲着我破口大骂。我吓得呆住了,不知所措。这时妈妈迅速放下手里的东西,一把把我拉到她背后,不顾一切地和那个摊贩互骂起来。

  那一刻,我的内心觉得特别特别温暖,“妈妈会保护我”、“妈妈很强大”是当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一直留存到现在。妈妈有没有素质、妈妈的做法对不对……这一切在幼小的我心里根本没有任何判断,我只知道妈妈会在我受欺负的时候保护我,我不是孤立无援的,这好像才是心里最深的感受。

  我把这个问题发在了朋友圈里:“如果在学校门口,看见别的家长正在教训你的孩子,这时,你会:A、不顾一切冲上前去开撕。B、冲过去拉开对方,护住孩子,冷静询问缘由。C、考虑到学校附近的影响,认怂,赶紧把孩子拉走。

  这个话题得到了数百位妈妈的踊跃投票,有很多爸爸也热情地参与进来,几乎所有爸爸的答案都是A,也有将近一半的妈妈选择了A,他们的观点与仔爸一致,认为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只要别的大人欺负自家孩子,就是大人之间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身处何处都会不顾一切开撕!

  另外将近一半的妈妈则选择了B,认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在保护好孩子的基础上,尽量冷静地处理问题。

  还有一些朋友建议拍视频,报警等。没有人选C,大家一致地认为,怂自己可以,怂孩子绝对不行。在保护孩子这件事上,绝不认怂。

  孩子间的打闹很正常,尤其男孩子,他们的荷尔蒙需要发泄,所以他们交朋友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打斗,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即使打的头破血流,过没多久也会轻松和好。很多男孩子的友谊就是在打斗中神奇地建立起来的。

  如果家长看不惯孩子之间打来打去,可以教孩子一些出现争执后的解决方法,比如:打得过打回去,打不过赶紧逃,被欺负了告诉老师或对方家长,如果老师或对方家长不管,爸爸妈妈再出面跟家长进行沟通。

  有些家长受不了自家孩子被欺负,一心想着我要给孩子出头,去教训别人的孩子,这样的行为不管任何原因,任何理由,都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都是不对的。

  不管发生什么问题,不管内心多崩溃,身为家长都没资格出面去教训别人的孩子,这是最基本的界限。

  同样,如果有成人欺负你的孩子,也一定要第一时间冲上去,把孩子保护起来,让孩子知道,他是被爸爸妈妈保护的。

  这不是袒护,更不是溺爱!

  自己孩子犯了错,该教育一定会教育,绝不偏袒,但别的家长帮忙教训甚至打骂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越界。

  这个时候放任不管,才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伤害。孩子会留下“我很弱小,没有人保护我”的心理印象,家长事后也会倍感自责。

  一位妈妈告诉我,他4岁的儿子在小区玩的时候推人,把一个小朋友推到了,那个被推到的小朋友妈妈气冲冲地冲过去,要求孩子打回去,被推到的小朋友原本不敢,他的妈妈就一把抓住推人的孩子,示意儿子打。这位妈妈想着是自己孩子先动手的,觉得不好意思出面阻止,就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

  有了妈妈的支持,被推到的小朋友鼓起勇气一个飞脚朝那个推人的小朋友肚子踢过来。推人的小朋友原本想跑,无奈被另外一位妈妈死死拽着,只能硬生生地忍受被人踢这一脚。

  被踢后,推人的小朋友疼得大哭起来,踢人的母子俩趾高气扬地离开。妈妈看着这一幕,感觉心都碎了。她非常愧疚,特别自责,她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这么懦弱,怎么可以在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认怂。

  所以,如果看见别的家长欺负自己孩子时,开撕可以,绝不认怂!认怂才是对孩子最大伤害!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