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别让你的坏脾气伤害了孩子的教育(2)

来源:幼教网 2016-10-25 15:53:58

说两句

  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

  这里就用到了行为心理学的行为塑造法:惩罚和强化。惩罚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为,而强化是使孩子重复某一行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为的过程,可以先惩罚,后强化,也可以只强化好的行为,无视坏的行为,让孩子发现做好的行为更有利,于是选择做好的行为,让坏的行为自动消退。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对立,

  因此,塑造行为的第一步,必须是:

  1、先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实有时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判断,只不过有时他们仍然是个想耍赖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过程甚至是她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这件事上耍赖。

  因此,倾听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为啥孩子想要这么做,听听孩子自己的道理。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许反而能停止耍赖,按照规矩乖乖地来。

  刚开始总是困难的,当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被打骂被威胁,总是一有意见就被要求闭嘴!ta不会觉得大人真心想知道他的想法。ta要不就妥协放弃了(而大人以为他终于学乖了),要不就更大声更激烈的抗议。当一个孩子真的被尊重了,终于觉得自己重要了,ta才能表现出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应有的样子,表现出一个成熟负责的态度。

  2、定规矩,把你的“措施”亮出来(假如没事先定规矩,那么临时遇到问题时要先把道理讲清楚,然后根据你的道理定一个规矩,并且让孩子服气地接受规矩。)

  在定规矩时,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假如ta的行为不对,你会怎么做。你不必威胁说要打ta,因为惩罚的方式可不止打骂和说教这两种,还有更温和有效的方法。

  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两种。

  ①正惩罚

  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就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这个刺激不一定是打骂和说教,还可以是罚款,或者就事论事的批评。但是使用正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必须让被惩罚的本人明确地知晓,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强度更要合适,要记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②负惩罚

  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正惩罚更为常用。所谓去掉一个好刺激,就是指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其原有的奖励。如一个孩子爱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来改正呢?就是告诉他: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允许他看最爱看的《西游记》,否则就不允许他看。这样他就会为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而自觉的来完成作业。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必须离开”也是去掉了一个好刺激,是负惩罚。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真的犯错了,她也能自然地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