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16-09-18 11:05:15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设计了本节活动。大笑时候的脸部表情幼儿比较常见,也比较感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根据主题“奇妙的世界”设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人在大笑时的五官产生的变化。
	
	  2、尝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大笑的人脸。
	
	  3、体验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用夸张的方法表现人在大笑的时候五官发生的变化,鼓励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笑的人。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画人脸的经验
	
	  材料准备:哈哈大笑的漫画若干,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观察幼儿大笑时的表情,调动已有经验。
	
	  师:哈哈大笑的时候,我们的脸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哪儿变化最大?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嘴巴和眼睛的变化。
	
	  小结:大笑时嘴会张得很大,露出牙齿,眼睛会变得很小。
	
	  二、出示漫画,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和讨论。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漫画,请你们看看人在大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师:仔细看看这些大笑的人,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像什么?露出了什么?什么样的牙齿?牙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画家是怎么表现的?请幼儿观察和交流。
	
	  师:嘴巴笑歪了,歪成什么样子?请你学一学。眼睛有什么变化?脸上还有什么变化?这些人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个大笑的人,你想画谁?怎么画?先画什么?然后画什么?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四、展示和评价
	
	  师:你画的是谁?他(她)为什么会这么笑?
	
	  活动延伸:本次绘画的是大笑的人的积极地表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消极情感的图片,让幼儿对比欣赏和表现。
	
	  教学反思
	
	  1、本节活动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在观察幼儿大笑的表情的时候观察的很仔细,在后面画画的时候画的比较形象,在观察漫画的时候孩子很兴奋,很积极。
	
	  2、基本上完成了目标,幼儿明白什么情况下会大笑,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
	
	  3、幼儿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本节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绘画技能的培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