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解读北京四中尖子生最牛学习法(5)

来源:e度论坛整理 2013-11-13 10:14:48

说两句

 

  5.初中三年怎么学呢?

  一句顺口溜“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用教育的方法分析一下,初一是预赛,完成两个项目:适应和调整;初二称为关键期和分化期,是学生贫富差距最大的一年,初中课程的一半要在初二完成,也就是把初一和初三加起来等于初二,是最繁忙的一年,也是留级最好的一年;初三是选择期和提升期,“用九个月的时间把三年的学习内容复习完”很少有人能读懂这句话。现在到初三教室看一下,还有不少人在做题,如果做作业的时间大于复习的时间,如果想提高中考成绩,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

  6.学习方法解决方案:有学生问,说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象《九阴真经》一样的,我们念一遍就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呢?中国练武的讲过这样一句话,叫做“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武与功之间的关系相当于这里所讲的基础于方法的关系。方法是武,基础是功。解决学习方法需要解决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问题。

  解决学习内容问题学什么?这里没法讲,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60个学生要有60个不同的学习内容。

  解决学习过程问题怎样学的问题:

  一个试验,证实知识点的分散复习和整体复习的分析。找两个班的学生,A班的学生老师每天加一节课复习当天的知识,这种方法叫分散式。B班的学生每周末进行集中复习,这种方式叫整体复习。实验前两个班的成绩是相同的,经过三个月后在期末考试时统计成绩,A班不及格率是0,B班6.4%;A班良好率是36.6%,B班是36.6%;优秀率A班31.6%,B班是9.6%。结果说明分散复习好于整体复习。也就是每天复习当天知识好于统一集中复习。北京四中就一直用分散式复习,老师上午讲课,下午就期末考试,不给学生留出一周时间做集中复习,逼着学生平时做分散复习,化整为零。

  另一个个体实验,两个学生,在作业的正确率一样的情况下,一个学生做了7次分散复习,一个学生做了18次集中复习。第二,两个学生考试时犯了相同的错误,一个学生做了4次分散复习,另一个学生做了9次集中复习。由此可以证实搞考前突击确实很愚蠢。

  做一个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问题,每天下午回家第一件事先做什么?很多学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做作业。这是很错误的,而且是极端错误。建议家长做以下游戏:用相同的作料做的两道菜。怎么呢?第一道菜是先把油烧热在放菜,另一道菜是先把菜烧热再放油。两道菜能一样好吃吗?为什么不一样呢?就因为放作料是先后顺序不同。所以一定要记住: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复习,复习永远排在作业前面,不复习,不作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