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其他教案 > 正文

大班其他教案:儿平衡练习骑小车

来源:网络 2009-07-11 17:28:05

说两句

  一、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一天甚是一天,我们必须从体、智、德、美等多方面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让孩子得到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只有在每一个具体活动中落实,那才是可行的。古文《渔翁》中曾道:“送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送给他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引申到我们老师身上,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与其教给孩子知识,不如教给孩子学本领的方法。当然,这个“授”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纯地传授,应该进一步的认识为“在引导中授予方法”,这对孩子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变“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孩子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孩子“学会”为“会学”。总之,我们要通过活动,为孩子将来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提高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

  大班阶段是属于平衡感觉转向发达的时期,而大班幼儿对平衡技能的练习并不少接触,在这个阶段,选择一些有新意的有难度的“平衡技能”的练习内容很有必要。“骑小车”该内容更能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提高,激起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满腔热情,符合大班孩子这种生理、心理特点,是非常适宜的游戏。

  二、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学习用塑料圈沿着直线和曲线骑小车,提高幼儿对圈的控制能力和平衡性。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负重物练习负重骑圈,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分析:我从“行为技能、能力、情感”等三方面制定了以上三条目标。这里目标中的几个词,如“启发学习”、“引导选择”等,渗透了会学的观点。在以往,我们也可以把目标制定为“让幼儿学会……”“让幼儿练习……”等,两者仅仅是变动了几个词,却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而后者却滞留于“学会”的观点。)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圈骑小车,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

  难点:提高幼儿对圈的控制能力。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塑料圈,雪碧瓶若干(里面装有或多或少绍的水),磁带、录音机,地面上画有弯度不同的线(钢丝)。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去杂技团学本领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杂技团学本领,让我们先来锻炼身体吧!”听音乐做准备操—圈操。

  (二)、基本部分。

  1、“杂技团到了,杂技团的叔叔阿姨要来考考我们小朋友。这是一个塑料圈,谁能想出一个办法,用你的脚踩着圈,就像骑独轮车一样使塑料圈不断滚动?”幼儿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分析:这里,我没有直接将骑圈的方法示范给孩子看,也没有提类似“谁能使圈滚动”这种与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是使问题既具有启发性,又具有针对性,直接将幼儿的练习集中于双脚骑圈了。)

  2、集合并请幼儿示范。“刚才,你是怎样骑塑料圈的?”“谁跟他的方法不一样?”……“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更好、更稳?”幼儿分散练习—引导中得出用脚后跟骑圈又稳又容易。

  (分析:小朋友探索尝试后,都会有一种体会:将圈夹在腿中央,用脚后跟来骑最稳当、最容易。如果说与老师直接传授的方法相比较,动作技能的目标同样实现了,或许是老师直接的传授效果来得好,但我还是认为让小朋友尝试后自己得出的结果好,因为这其中渗透了孩子思维品质的培养。它是老师直接传授无法达到的。)

  3、集合。“怎样才能使小车听话呢?我想让它往左(右)拐弯,它就往左(右)拐弯。”幼儿练习。

  (分析:这里,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塑料圈的控制能力,尤其是骑圈时幼儿前脚对圈的控制是起关键作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场地上直线、曲线的帮忙,在孩子们的反复探索中找到症结所在,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4、集合。“谁找到了一个使小圈听话的好方法?”请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小结:骑塑料圈时,前面一只脚的控制很重要,出脚时把圈控制成直的,那它就会沿着直线走;我想使圈弯向一边,那出脚时就要把圈弯向那个方向。幼儿再次分散练习。

  (三)、游戏—走钢丝。

  1、骑着小车来到事先布置好的场地上,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这里的钢丝有什么不同?”(弯度不同)“现在我们一起来走走钢丝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弯度的“钢丝”。

  2、“杂技团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饮料,让我们自己去拿吧!”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重量的饮料瓶,练习负重走钢丝;提醒同伴间可以互换饮料瓶。

  (分析:在这里,通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弯度不同的“钢丝”走曲线和直线、让幼儿视能力选择轻重不同的负重物(雪碧瓶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练习走直线和曲线。以此,进一步地提高幼儿的平衡感,它是前面环节的递进。)

  (四)、结束部分。

  1、告诉幼儿回教室洗手。

  2、收拾、整理玩具,运饮料回教室

  (师生共同完成器械的收放工作,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意识明确

  本次活动从设计到实践,能始终围绕一条目标主线展开。通过活动,全体幼儿的平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较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品质。本次活动在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同时,更是愉悦了孩子的性情。

  2、内容选择新颖有趣,并能以孩子所关心的话题为体育活动内容。

  A、改变了以往平衡练习的方法,将“骑小车”即骑塑料圈为练习手段,内容新颖,符合大班幼儿“求新异”的特点。

  B、孩子们的练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如:从“不会”到“会”,从“会”到“走直线”,再到“走曲线”乃至负重练习,不但使活动过程环环相扣,使幼儿加强了平衡感,而且注重了幼儿情绪的多变性,注重了练习的变异和方法的多样性。

  3、方式合理恰当。

  A、本次活动,通过饶有兴趣的游戏,使幼儿充分进行了平衡锻炼。在游戏中,发挥了师生共同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比如:在整个活动中,我并不是直接授予孩子骑小车的方法,而是尽可能的以一种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启发孩子,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积极探索、反复比较中找到答案。这不但是“学会”的问题,更是体现了一种会学的思想。

  B、在活动中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我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弯度不同的“钢丝”以及轻重不同的可乐瓶,这适应了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改变以往“一刀切”、“一个样”的环境创设,使得不同体质、不同活动能力的幼儿都得到提高。从而,更进一步的发挥了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采取集体活动和个别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作用,同伴间的互相影响不可低估。

  D、在体育活动前,我让幼儿收集可乐瓶,活动后师生共同动手清理用具,培养了幼儿自我劳动服务的习惯。

  4、困惑。

  在教育思想中能体现整合性:体育技能、思维品质培养、劳动习惯养成方面,但是就具体的一堂体育活动而言,其整合性并没有真正体现,体育活动中包括:爬、跑、钻、跳等,而在本次活动中“平衡”,容易造成机体上的疲劳,那么,怎样既能体现一堂体育课的整合性,又不至于使孩子活动显得拖拉(渗透其他技能的话可能会使活动显得拖拉,不能体现重难点),这是我所困惑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