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2)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1:59:49

说两句

  而当家长的大多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家务,根据有关统计,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0.2小时。而美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上的责任心难以确立,那么将来他走向社会就难以具备社会的责任心。可见家务劳动是培养责任感的最好时机。可有的父母却认为让孩子干家务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干家务活是委屈孩子;还有的则认为劳动不用学,长大了自然会做。试想,一个对家务活不管不问、一窍不通的孩子,长大了怎么能掌握维持生活的本领呢?体验不到干家务辛苦的孩子,怎么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呢?所以父母要把引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当做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教育来进行。

  案例二:“我让我的孩子学涮碗”——一位家长的诉说

  “我女儿吃好晚饭就涮碗,这是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在一次家长会上我班青青小朋友的妈妈这样说。

  “哇,你的孩子真懂事,她能坚持吗?”许多家长脸露惊讶之色。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好玩,没几天就不想涮了!”

  “那现在还坚持住吗?”好奇。

  “坚持住了!因为我用了发工资的形式进行督促,每天涮好就得一个硬币!”青青妈神秘地说。

  “我告诉她,每天涮碗就象爸爸妈妈坚持上班一样付出辛苦才有收获!否则的话什么也没有!”

  “后来有一天,女儿说要用她涮碗得的钱买油画棒!”青青妈笑眯眯地说。

  好象知道大家想提的问题,她紧接着说:“女儿说,我自己有钱,我要用我自己劳动得的钱来买,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就象我一样天天涮碗很辛苦!”

  青青妈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

  孩子心地单纯而又自控力弱,没有父母的方法指导与行为监督,孩子自身明确的那些责任无从落实,培养责任感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父母可对家庭劳动的时间、内容都做明确的要求,让孩子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责任,而且监督执行。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两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抹桌子、扫地,平时,孩子用的小手绢、穿的小袜子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照顾老人;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帮家里买一些小物品等。当然,做得好及时给予表扬,可以激发孩子做家务的欲望,更能让孩子在家务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种形式,让孩子有了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得孩子融入到父母的劳动中,责任感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三、树立榜样,让孩子形成责任感

  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教师不仅是他们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也是他们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往往对孩子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范”就是榜样。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否则不仅使孩子不信服教师所阐释的一切行为准则,失去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甚至有时还会模仿教师的某些不良行为。

  案例三:安静阅读

  天空阴沉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户外活动眼看着被取消。孩子们垂头丧气的坐回到座位上。

  “我们一起来看书吧!图书里有好看的图画,还有有趣的故事呢!”

  “好!”孩子们的眼睛马上又“发光”。

  每人一本图书之后,我用“嘘”的动作请孩子们安静。孩子们心领神会,轻轻地翻阅图书,教室里只有翻书页的声音和几句悄悄的“心得体会”。

  “哟!你们班的小朋友真乖!”随着响亮的声音一位老师来到我们教室。“你们班有胶水吗借给我们小朋友用用好吗?”“当然可以!”我直爽地响亮地回答。我胳肢窝下夹着书,一边拿出胶水一边与同事说着话,在一声“谢谢,用好了我拿来还!”中,我回到我的座位。

  “怎么小嘴巴都在说话呀?嘘,安静!”这才发现教室里已不是先前那个氛围了。几个较响的声音嘎然而止,一些孩子还在交头接耳。

  “刚才老师还大声说话呢!”一个细小的声音钻入我的耳膜。

  “唉!……”我的脸上有点烫。

  基于这一点,我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并以身作则:热爱班集体、团结同事、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等。我在有目的地教育教学中,发现并珍爱孩子宝贵的责任意识的萌芽,循循善诱,培育这种高尚的品质。同时,家长也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首先要率先示范,做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在家庭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关心家人、帮助邻人、爱护财物等。这样,孩子在我们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做所扮角色的事等等,都是极好的方法。但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非几个文字几页稿纸之劳,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终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大语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智贤

  2、《中班幼儿责任心水平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姜勇、陈琴

  3、《品德心理研究》――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李伯黍

  4、《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唐淑、虞永平

  2005-12-16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