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的感受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4 02:46:06

说两句

  一、规则教育的提出与背景。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之所以能成为现今社会中的主宰者,主要归功于其智商与情商并重、齐驱发展的结果。情商、智商并重,说明了人类有修养、有文化、有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规范。正是有了这种亲情、友情、法律、道德、公德的制约,才能让人类发挥聪明才智,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规范教育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看清楚规范的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届国家领导人为了加快国家发展水平,提升整体经济实力,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提倡如“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等要求。使得21世纪的今天,许多孩子降生在“四、二、一”模式家庭中,倍受关注与宠爱的孩子们虽然拥有的玩具种类多了,开发智力的图书也多了,物质条件的丰富,精神世界日渐充裕,但我们的家长却忘记了教给孩子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文明、礼貌”、什么是“好坏、是非”,忽视了道德品质、社会规范等非智力的启蒙与教育。许多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为上课坐不住、不认真倾听爱插嘴、随意离开座位;玩具乱扔乱放、午睡时哼歌、爱骚扰别人;有的甚至发生攻击性行为等,诸如此类都可归结为行为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爱发脾气,不会合作等。通过观察,透析幼儿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

  1、规则意识淡漠。

  2、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控制能力差。

  3、受年龄、性别等特点影响,产生逆反心理及其性格气质的影响。(如男、

  女幼儿;文静、内向与活泼好动、外向。)

  二、规则教育的实施过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帮助幼儿理解规则,设计制订规则。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都存在着具体的规则。规则的具体实施细则影响着活动的开展、进行与效果,因此在规则教育中要注意做到:

  1、帮助孩子,让其充分理解熟悉规则的内容及实施细则。

  如,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参观新环境中墙饰、绿化、壁画,通过看、摸、闻等手段让幼儿充分欣赏校园美;谈话交流后知道美丽校园是建筑工人、老师、阿姨辛勤工作的成果,新校园让我们心情愉快、活动场地宽敞,再通过讨论问题“新校园被破坏、弄脏会怎样?”,简单的交流,让幼儿明确了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规则内容。这一实例说明只有让幼儿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明确规则内容,才能对其行为产生积极指导作用,而一味的灌输、强制执行只会让幼儿产生厌恶心理,导致逆反行为的出现。

  2、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制订者,发挥起主人翁作用,促进规则的完整性。

  在幼儿园,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或是游戏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孩子这一主体,规则的制订也是如此。例,本学期开展的区域活动,通过让幼儿发言、讨论,找到了以往游戏活动规则的弊端(游戏中指定的内容、人数或按顺序轮流的原则,会让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不满足现状,导致不遵守游戏规则,不愿意玩,活动时秩序混乱),找到了原因,就着手修订新的游戏规则。新规则从场地布置、材料内容、人数等方面进行修改,结合幼儿意愿制订出了《活动记录规则》(见表1区域活动记录表)、《活动区选择法》等相应规则。事实证明,这样做(指让幼儿参与制订规则)不但有利于孩子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小朋友的独立自主能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孩子的遵守与执行。

  表1:区域活动记录表

  ____月_____日

  天气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

  3、规则教育的进行要结合新时期新形式下的主题教学活动来开展。

  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和深化。结合我园正开展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对幼儿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如,“请让我来帮助你”主题中通过对“自我”、“同伴”、“社会成员”等的再认识,着重对幼儿进行的是公共规则的教育,包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讲诚信、互帮互助等。又如,“春天”主题中“春游”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都必须遵守集体行为的纪律要求。”

  针对班级情况(我班男孩有22名,占总数的65﹪,孩子们性子多为活泼好动,具有接受新事物快,易兴奋,粗心、坚持性差等特点),我重视对规则的细节部分的培养,用不同方式让孩子们接受规则。如讲故事(我班的孩子爱听故事),结合情景描述引出规则,或通过比较来引出错误。类似于这些有目的、有意识的启发诱导,能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正确辨别是非,提高判断能力。

[NextPage]

  (二)以行动促规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虽然孩子在思想上接受了规则,知道了它的存在,但必须经过不断练习来强化,才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习惯。

  1、专门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如,午睡活动,结合制订的规则,我组织幼儿特地逐一将换鞋、脱衣、叠放及起床后穿衣的动作进行练习。经过近一周的连续练习,孩子午睡时的纪律有了明显进步,可与军人叔叔相媲美。

  2、将训练渗透与日常生活中。

  对规则进行专门学习和练习后,还必须不断的在平时加强锻炼,才能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规范。如上下楼梯活动,平时就注重要求孩子按顺序上下、不推挤、不抢前,上下楼都要靠右走,。在每次上下楼梯时,不断提醒、指导,避免疏忽和遗忘,养成习惯。

  3、抓住机会进行规则训练。

  这种机会是指在特定条件与环境中生成的。如“安全教育周”中联系县交巡警大队的警察同志为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交警讲解、幼儿亲身学习交通手势、观看交通知识动画片,了解遵守交通规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能教育幼儿学习并遵守交通规则。又如“海底世界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纪律、秩序等方面的规则。

  (三)帮助幼儿学习自我约束,赋予幼儿权力制约违规。

  从年龄特点分析、结合幼儿行为习惯来考虑,我班幼儿正处于培养坚持性与自制力的关键期,也具备了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因此,在班中设立了“值日生”、“记录员”等多个检查员。如“值日生”负责检查小朋友的纪律及幼儿的日常生活情况;“记录员”负责检查幼儿完成任务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也能让幼儿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提高自觉遵守能力。

  我还在区角活动中设立了“组长”制度,负责监督组员的活动,有权对组员的违规行为说“不”。有时也会让那些常犯规的幼儿当检查员。如,夏XX小朋友,他聪明伶俐,但上课时常插嘴,还要和同桌讲话,于是我请他做纪律检查员,专门负责对班中幼儿的纪律行为进行检查,这样一来,他在认真监督别人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自己也改掉了插嘴、说话的坏习惯。

  (四)让幼儿知道,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负起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想让孩子能真正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孩子的天性会让他的行为不断反复,这时我们就要让他在违规后承担后果,负起责任。如玩沙活动,先由全班幼儿提议并通过的“必须穿雨鞋或在脚上套上袋子的孩子才能进入沙池游戏”规则,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提醒幼儿不要忘记带雨鞋或袋子,但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会忘记。刚开始我还借袋子给他们,后来我和全班幼儿商量“该怎么对待忘记做准备工作的小朋友?”,孩子们一致决定,如果谁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停止本次游戏。通过集体讨论,以停玩的方式(或别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制裁,能让每个犯规幼儿记忆深刻,从而不敢再犯。

  结合制裁实例,平时还提醒幼儿:在做事前,要想清楚,想到做了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帮助幼儿尽量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但类似于停玩这种严厉的制裁方式不应在活动中经常使用,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消极情绪。

  (五)让幼儿了解:在足够的空间内、有丰富的材料就必须遵守规则。

  以前由于教学硬件的不足,大、中班共8个班级300余名的幼儿只有一块活动场地,若是遇上雨天就只能在活动室中进行游戏活动,感觉压抑,而且活动也不能顺利开展,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感到快乐。现在幼儿易地搬迁,能为幼儿提供充足、合理、适当的空间,可供幼儿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同时我和班上老师也积极为幼儿开辟活动区域,如在走廊的横梁中挂上绒毛玩具开设“跳高区”;利用废旧小瓶设置“套圈区”;将空白墙壁布置成“自由壁”供幼儿涂鸦……同时还发动幼儿家长为开展的活动收集、提供或制作各类物品及材料,如罐头瓶、牛奶盒、图书等。

  除了提供空间和材料外,我们还应引导幼儿体会规则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五彩世界”活动中,幼儿刚开始将棉棒随意放入各种颜色,最后棉棒被蘸成混合色,看上去脏乱不堪。还有的幼儿在作画时将棉棒涂抹在纸上,一不小心就会将纸弄破,作品就失败了,感到没有乐趣。制订规则后,知道了一个棉棒只用一种颜色,并且不用在画面上反复涂抹,画面干净了,也鲜艳了。

  还要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发现一名小朋友遵守规则时,应及时给予肯定,让幼儿知道遵守规则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印象,促进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一句话,让幼儿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空间和丰富的活动材料。

  (六)在规则教育中教师因人而异的采取教育方式。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接触环境的不同和所受刺激的影响,会让孩子这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时作为教师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细心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以便采取适合他(她)的教育方式。

  如,我班的梅XX小朋友,家庭成员大多文化程度高,那么平时对他采取的教育方法就以说理为主;叶XX小朋友聪明懂事,对他的教育则只需一个眼神就足够了;而象王XX小朋友就要以严肃的谈话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当然,一日活动中的教育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如:上课时适宜采取声音强弱或走过去自然的拉回那只动个不停的手……;午餐时就采用比快慢的方法;游戏时则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幼儿或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七)教师提出的规则应便于幼儿记忆。

  以前在一日教育活动中,老师总是怕幼儿忘记这、忘记那,老是唠叨。但事实说明,说的多,幼儿忘记的更多,应该将想说的话尽量的予以简短、精练并条理清晰,这样就便于幼儿记忆,也不觉得烦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