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环境创设论文 > 正文

从“墙面”到“地方”

来源:幼教网 2018-09-22 08:49:30

说两句

从“墙面”到“地方”

  墙,既形成了空间,又区隔着空间。所谓居所,是各种墙壁的围合。同时,墙面也承载着意义和经验:模糊的黑白照片,斑驳的木窗,使空间停留在了久远的记忆里;一把落着灰尘的吉他,几个废旧的车牌,再加上几张旅行的照片,陈述了一段荒野中的故事;而领袖的画像,红色的宣传标语,传达着一种凌驾于个人体验和日常生活之上的话语……

  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在他著名的《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一书中这样描述:空间是开广的,地方是稳定的;空间是自由的,地方是安全的;空间是客观的,地方是经验的。当“空间”被赋予种种意义,它就成了“地方”。事实上,墙面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地方”的组成部分,是构成“地方”的一个要素。在幼儿园活动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地方”:搭积木的地方,洗手的地方,画画的地方,午睡的地方,教师组织集体教学的地方……这是幼儿最朴素的空间经验。成人同样具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我们对一个城市的认知也是这样的:居住的地方,散步的地方,有美食的地方,看电影的地方……这些关于“地方”的经验才真正激发、引导和构建了一个人后来的活动和行为。

  每个地方都充满着信息,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它们都在传达意义。比如,贴在墙上的小笑话告诉我们不必正襟危坐,柔软的沙发告诉我们可以尽情放松。在幼儿园活动室里,低矮的柜子告诉幼儿“快来打开我”,玻璃杯告诉幼儿“容易碎,要小心”,篮子里的枯叶和松果告诉幼儿“秋天来了”,而厚重的、盖着黑色丝绒布的钢琴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地方,别动我”。我们希望某个空间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某个地方,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他们。

  如果空间里充斥着语义不明的符号,就会给人的活动带来困扰。我在一些幼儿园里屡次感受到这样的困扰:角色扮演区的墙面上贴着幼儿园的消防小贴士;积木建构区的墙面上贴着厚厚一沓天气情况调查表;在一个整体“画框”里,左半边展示的是“爸爸的领带”,右半边展示的是“冬天的雪”;而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发号施令”时背靠着的那面墙被设计成了“主题墙”……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设想一下:当我们走进这样一个空间,我们会怎样理解它?我们能否明确这是做什么事情的地方?我们能否明白教师对我们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否和我们自己的需要不谋而合?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在主题墙边停留?如何才能设计出让孩子流连忘返的主题墙?其实我很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案例中给出的这些信息,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注重环境因素的教师,她希望孩子能从中回顾、学习、成长,同时也让我感觉到我们还需要思考和探讨如下一些超越“主题墙”本身的问题。

  一、从关注“墙面”到关注“地方”

  “地方”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它是经验的聚集地,发生着种种活动和行为。我们期待幼儿园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划分的各个区域又是什么样的地方呢?“墙面”和“地方”是否形成了一个意义的整体?

  拥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将环境设计仅仅等同于墙面设计,而是将其与材料、活动联系起来,以一种更开阔和综合的思路考虑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的问题应先于“墙面如何布置”的问题。学前教育理论中从来没有“主题墙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样的表述,而是认为“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对活动室空间有着清晰的“地方感”吗?哪里是孩子说悄悄话的地方?哪里是孩子画画、做手工的地方?哪里是孩子看书的地方?哪里是孩子唱歌跳舞的地方?明确了各个地方,我们再考虑:这些地方的墙面、地面、天花板、材料、光线等适合他们进行这些活动吗?能促使这些活动向社会文化所认同和鼓励的方向发展吗?

  比如,在“下雨的日子”的主题活动中,活动室可以成为一个探究雨水的地方,一个表达雨天经验的地方,一个探讨有关雨季大家如何共同生活的地方……而哪些环境因素和材料有助于我们的活动室成为这样的地方呢?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深入探讨“雨水去哪儿了”,我们可能需要让孩子用瓶罐收集雨水,可能需要提供各种材料让孩子来做渗水性实验,可能需要引导孩子意识到街道上窖井盖和下水管道的存在,可能需要提供一些管道让孩子来观察水的流向,可能需要暗示一些避雨的方法。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材料需要放在工作台上,有的图片需要贴在墙上,有的问题及其解答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述,有的作品和记录则可以搁在柜边随时分享。这就是一个探究雨水的地方。同理,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充分表达对雨天的体验和想象,就可以在美工区投放合适的颜料、画笔以及大师的相关作品;也可以在阅读区增加有关雨天故事的图画书和挂图,将孩子自己编的雨天故事也陈列其中。每个地方的墙面都可以利用起来,或是激活孩子的经验,或是引发他们产生新的思考和体验,或是表达他们当前的感受和想法。

  我更愿意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主题墙”:它不是一维的墙面,不是我们小时候出的黑板报,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栏,而是一种主题情境,立体地、全方位地、渗透式地对孩子的探究和体验发挥效应。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环境,那么,我们与其将孩子的问题“雨水最后到哪儿去了”布置在远离孩子活动区域的专门的一面墙上,不如将之放人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地方,与实验材料、雨天的街景画面等形成一个整体的情境。这样,孩子的问题才会真正成为他们探究活动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从“教师的地方”到“儿童的地方”

  我们如何确定一个地方是否属于自己的领地呢?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留下自己的印迹。自从瑞吉欧教育为我们所了解和认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用孩子的作品来布置班级活动室,这说明我们开始关注环境的儿童特性,这是一个好的倾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我们还对作品论“好”与“不好”,评“像”与“不像”,并且希望所有孩子在同一时间创作同样的作品,甚至还用教师的画作示范,我们就无法让孩子真正觉得这些作品和他自己有关系,因为那并非出自他的真心实意。

  孩子有处置自己作品的权利。如果我们将“地方”看作是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建构,那么作品该放置在什么样的地方,是可以和他协商的;他对作品有什么样的阐释,是值得记录和尊重的;在记录之后,与他以及其他伙伴分享,也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义。让我们设想一下,当孩子自发地创作了雨天的景象时,如果我们能为他们记录想法,读给他们的小伙伴听,并且请他们自己贴在墙上,或者把大家的作品订成一本书放到阅读区的书架上,是不是能增进孩子感知环境中自我的存在呢?

  活动室的确可以有专门展示孩子作品的地方,但展示作品也不应只限于这个专门的地方。教师根据需要以及对孩子的了解来布置孩子的作品,不亚于一场“二次创作”。有的作品能够启发其他孩子进行科学探索,有的作品能够为角色扮演活动提供布景,有的作品能够启发孩子进行积木建构,还有的则能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或者实现家园对话。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和孩子的意见与他们讨论放在哪里,尽最大可能去体现这些作品的价值。这样的“二次创作”可最大化地呈现孩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