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究与培养

来源:幼教网 2018-09-13 14:26:35

说两句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探究与培养

  [摘要] 一直以来,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幼儿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走进21世纪,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社会对儿童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一个人是否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相适应被视为健康的标志之一,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世界性公民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幼儿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它是人的身体成长、智力培养、品德形成、情操陶冶的重要时期,现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纲要提出,我们在发展幼儿身体、培养幼儿智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龄前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接受了适宜社会性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这一教育方案的儿童。诸多事实和研究均反映,学龄前是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而该时期所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则是行为、性格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幼儿 社会适应能力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涵义

  1、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界定:社会适应能力发生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这种发展,儿童才由出生时的自然人逐渐变成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正常交往并以自己独特个性对社会施加影响的社会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主要由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三部分组成。即幼儿亲自参加的各种交往活动时推动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具体包括幼儿社会行为发展中的利他行为、攻击性行为、合作行为以及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概述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具体来讲是人由本我分化为自我,再由自我分化为超我的思想,以及强调早期经验对人一生发展的作用,对后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依赖于认知的发展,儿童的社会认知影响着儿童的社会行为,儿童在每一发展阶段的道德成长,都是在教师与学生间以及儿童自身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完成的。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综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的个性是由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他研究了大量儿童的社会行为,认为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的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儿童,儿童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儿童参与塑造了影响自身的环境。怎样通过常规教育的途径,运用一些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是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心理层面的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是教师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经常用到。现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也有着不能比拟的价值。我们经常可以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幼儿、教师和家长这三种"主角",在各种常规活动中所表现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精神,所营造的自由表达、通融理解、开放民主的氛围,所焕发出的责任心和独立性,以及在长期的合作中所结成的共同体,无不向人们展示了幼儿教育中永恒为真、为善、为美的景象。这种景象,是任何一个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必备的人文景观。

  三、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海停留在生理自我的水准上,还没有转向社会自我时,是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的。三岁前儿童自我意识还正处于上述阶段,那些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而做出的外显反应,如痛苦、恐惧等各种情感而做出的情绪反应等,虽然都是儿童对外界社会刺激的反应,是儿童的社会情感或社会行为,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的心理基础,但这些很难称为真正的适应。而自发的社会行为,如合作、分享和其他利他行为要到3-6岁才会真正出现,因为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来看,随着他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特别是社会认知水平、观点采释能力的提高,各种社会行为也有了发展。

  王美芳、庞维国对学期儿童在园的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2)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幼儿指向同伴、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次数不断减少;(3)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其次是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吴念阳、许政援(1991)研究了3-6岁幼儿的社会行为的发展,发现3-6岁幼儿分享糖果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年龄差异,而分享玩具的行为则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