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个案分析论文 > 正文

浅谈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2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19 22:24:16

说两句

  导读:耳聋幼儿父母应该知道,自己孩子和健全孩子的生活、学习存在着差异。自己可能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不清楚,所以应该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和生活辅导的学习。那些单单依靠专门医务人员对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治疗是不正确的。家长通过学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家庭的具体情况对自卑心理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保证耳聋幼儿的身心同时健康发展。

  三、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自卑心理的对策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一个人小时侯接受的影响与教育以及由此形成的习惯,恰似“与生俱来”一般,终身都会起作用。耳聋幼儿除了听觉障碍所造成的听力和语言障碍外,他们的生理年龄与正常幼儿是一样的,而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却是偏小。所以对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教育我们应该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力量。具体方法有:

  (一)父母创造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自卑心理的条件

  美国儿童心理学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耳聋和其它障碍相对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听障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是隐性的,不易被正常人察觉到。因为正常人之间的交流借助于听觉,用口语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耳聋幼儿在心理遇到挫折或是打击时不知道如何表达,一般会埋藏在心理,旁人是无法轻易察觉的到的。所以家庭教育对耳聋幼儿自卑心理的预防和消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一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与其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行为习惯以及情绪反映直接相关。让家庭介入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耳聋幼儿父母统一思想,做到积极配合。

  在确诊初期,为预防耳聋幼儿产生自卑心理,耳聋幼儿的父母和家庭主要成员应接受孩子是耳聋幼儿的现实。家长认真听取医生的诊断和建议,采用最好的最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和教育。如使用助听器,到聋人学校学习口语和手语,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等。使耳聋幼儿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康复或是学习,接近正常幼儿。如耳聋幼儿已存在自卑行为表现,家长应该以乐观生活态度感染幼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改变。家长若拥有刚强的意志,豁达的心胸,百折不挠的精神,那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自然会慢慢消失,并从新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案网]

  第二,耳聋幼儿父母接受心理治疗或辅导的学习,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

  耳聋幼儿父母应该知道,自己孩子和健全孩子的生活、学习存在着差异。自己可能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不清楚,所以应该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和生活辅导的学习。那些单单依靠专门医务人员对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治疗是不正确的。家长通过学习,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家庭的具体情况对自卑心理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保证耳聋幼儿的身心同时健康发展。例如:

  (1)让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了解人无完人的道理。通过正确认识,但又不过分看中自己缺陷的情况下,使耳聋的残疾不在成为耳聋幼儿产生自卑的根源。

  (2)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弥补听力上的不足,活出一个快乐而美丽的人生来。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85%的人际交往15%的努力。”虽然耳聋幼儿在交往上处于劣势,是弱者,但具备了良好的性格和心态后,甚至可以弥补听障这一缺陷。

  (3)家长要让幼儿注意到耳聋自身的优势。晚上睡觉可以不受任何声音的打扰;学习时可以不受别人打搅全神贯注;因为听不见而推测周围动态从而悟性极高等等

  (4)家长给耳聋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口语环境和生长空间。一口流利的口语是聋健交往的基础。一个和谐、理解的家庭生长空间,避免了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跟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感受到温暖和爱护。

  总之,学前期的心理发展是基于亲子互动中对压力承受水平的表达,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自卑心理,家庭就必须介入,否则很难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二)学校创新教育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自卑心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聋人学校教育虽然不能培养出“完人”,但可以培养出“全人”,即全面发展的人。耳聋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聋人学校在注重耳聋幼儿知识和生存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应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另外还应从各个途径针对耳聋幼儿自卑心理进行预防和消除。主要方法有:

  1、培养看话、听话能力

  口语是健全人赖以交际的最基本工具。手语是聋人世界交流的工具,是耳聋人的母语。而看话听话能力则是架起耳聋人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在聋人学校,耳聋幼儿会得到简单手语和口语的教育,至于看话听话的能力则不再教授范围之内。但是耳聋人与健全人的交流方式借助于手语和口语是不够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健全人是没有学习手语,看不懂手语的人。会口语的耳聋人可以让别人听懂自己说的话,但是却不理解别人说的,最终会因为交流沟通方式障碍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不利于预防和消除耳聋人自卑心理。因此,聋人学校应具备教授看话听话能力的正规专业教师。在刚入学时就对耳聋幼儿进行看话听话能力的培养。耳聋儿童通过眼睛可以从说话者的神态、表情、动作、上下文环境以及交流时的背景来综合判断对方所说的是什么意思。需要注意的是看话听话能力需要耳聋幼儿用心感受对方所说的话,增加正确率。看话听话能力的学习使耳聋幼儿更好的理解对话,避免猜疑和孤独的产生。此外,与其它时期的耳聋人相比,在耳聋幼儿时期克服先天障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原因有二:一是虽然耳聋使人丧失听觉,但是他们的发音器官是好的。经过专门的训练,仍可以学会说话。甚至有的耳聋幼儿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后,可以恢复的和健全人一样。二是0—7岁是幼儿认知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补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

  2、注重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不断产生。学校教育运用现代科技也是越来越普及了。聋人学校也应该与正常学校相同,引进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校的科学技术实力,促进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例:耳聋教师要定期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使耳聋幼儿的教育与世界耳聋教育相接轨;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传统的耳聋教师在黑板上写,让耳聋幼儿看口型找书学习的教学方法,用计算机这一既可展示直观与宏观事物的教学工具向耳聋幼儿传授知识。这些教育教学方法与健全幼儿的同步,使耳聋幼儿可以想象自己与健全幼儿接受同等水平教育,达到心理层面上的平衡。消除耳聋幼儿与健全幼儿接触时无共同语言,拒绝交流等尴尬局面的产生,消除耳聋幼儿与同龄人的隔阂。

  3、增加情感、思想交流

  聋人学校的教师不仅要作到“传道受业解惑”,还要作到从心理上给予耳聋幼儿更多关怀,帮助耳聋幼儿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耳聋幼儿在受到挫折或委屈后,心理产生的郁闷不知道如何正确宣泄,一般会选择沉默自闭的形式逃避,避免自己再度受到伤害。教师在这一时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耳聋幼儿在聋人学校接触学习的事物较多,相对的,也较易产生矛盾。在校的聋人教师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了解事情或矛盾的经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耳聋幼儿解决内心的问题,杜绝可能产生自卑心理的所有隐患。另外,教师应从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平时尽可能的多接触他们,细心的观察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一种信任感。这样就算耳聋幼儿自己不愿对教师倾诉,教师自己也可以从他们日常的行为和情绪中观察到他们的异常,给予及时的开导和抒解。

  (三)社会集体力量预防和消除耳聋幼儿的自卑心理教育

  人是社会的人,耳聋人也是。社会生活知识至为广泛,其中有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的知识,有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家务劳动与处理亲戚、邻里、小伙伴关系的知识。要让自卑耳聋幼儿参与社会的活动,体会生命的意义,脱离无语手语的世界,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多彩的社会。这种教育无需专门进行,只需与社会生活本身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聋人学校应组织耳聋幼儿集体外出参观,或认识成人的劳动,或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耳聋幼儿参加量一些适合的社会性劳动(如拾树叶、抬麦穗等)。这既有利于培养耳聋幼儿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的认识,还发展了他们的社会性。社会性意识的提高,耳聋幼儿心胸与意识也逐渐开阔和清晰。他们会乐意与人分享他们的想法,失败和成功。从而不会导致与人群的脱离,轻视自己等自卑现象甚至自卑心理的出现。

  家长不仅要支持耳聋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孩子从中接受社会教育,还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走亲访友,让孩子认识社会,让孩子接受社会教育。

  一是参观。家长不能把耳聋幼儿束缚在学校和家庭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应该带耳聋幼儿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风土人情。知道一些在家里和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如参观农村、商店、街道、名胜古迹。参观农村主要是耳聋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使他们认识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加深他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性认识,从而爱惜粮食、爱惜劳动财富,并进而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拉近耳聋儿童与社会、正常人的距离。参观名胜古迹主要是让耳聋幼儿感受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使他们视野开阔,胸襟豁达,正式自己的渺小,知道困难与挫折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使自卑心理丧失产生的温床—心理环境。

  二是访问。家长结合走亲访友和慰问伤老病残幼的方式,让耳聋幼儿不断的与不同的人进行接触,了解不同阶层家庭的生活情况,体会人间冷暖,学会关心他人宽容他人,在内心里减少对陌生人的恐惧,增强其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锻炼了耳聋幼儿的情感,使其不轻易向外界的干扰投降。

  社会本身应对耳聋幼儿这个特殊群体采取正确的态度。首先要净化社会文化(如广告、音像制品等),通过每年9月第四个星期日的国际聋人节发放传单或是小册子,对广大人民群众做宣传,告诉他们与耳聋人的正确交流方式,消除他们对耳聋的偏见。提倡正常人都来爱耳护耳,对耳聋人伸出友谊之手。其次,社会要从耳聋角度出发,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如:助听器的生产与普及;正常人基本手语的学习;在购物场所有可以与耳聋人沟通的专业服务人员等等。这样有利于耳聋人与健全人一样生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拥有同等的地位。最后,社会应给耳聋幼儿提供全面参与和均等的机会,让耳聋幼儿发挥他们的天赋及才能。

  耳聋幼儿的生理不足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社会各界人事也应关注耳聋幼儿的心理健康。只有身心的共同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才能促进耳聋幼儿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努力学习,与健全人一起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