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怀孕期 > 胎儿发育 > 正文

胎儿安危的标志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22 10:47:24

说两句

  导读:健康的胎儿,虽然还没有问世,但他已活跃在腹中,别看他孕育在娘胎里,可从来也不是一个消极者,而时刻都在显示他新生命的活力。

  健康的胎儿,虽然还没有问世,但他已活跃在腹中,别看他孕育在娘胎里,可从来也不是一个消极者,而时刻都在显示他新生命的活力。胎儿3个月时,他的器官系统便开始工作了,有时把羊水吞进肺里;再吐出来。有时还做出各种特殊的反应:他的腿、脚、拇指和头部都会动;他的小嘴会张开、闭上或吞咽;刺激他的眼睑,他就把眼睛眯起来;碰了他的小手,他便会握紧拳头;若是碰碰他的小脚丫,他便把脚趾张开成扇形。

  这些能力就是先天性反射,可以保留到出生后几个月才消失。

  胎动有三种类型:怀孕6个月开始剧烈地踢脚或冲撞;产前3个月左右缓慢地蠕动或扭动;第三种是猛烈的痉挛式的胎动。胎儿活动的情况能预料到出后第一年的能力。胎动强的孩子出生后6个月动作发展也快。据说在娘肚子里乱踢乱闹的孩子,出生后也准是个“小淘气”。此外,胎儿受到某种刺激,也会出现胎动,同孕妇一起谈论,她们会说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琐事,证明胎儿对某种刺激有动作反应。比如母亲是打字员的,当打字时,胎动增加,闹得母亲心神不安,影响工作情绪。胎儿听到拍打木板的声音,也随之转动。如在母亲腹部附近敲铃,铃声也会引起胎儿活动。此外,胎动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月份、测定时间、羊水多少、孕妇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以及用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孕妇在怀孕28周至38周时,是胎儿胎动最活跃的时期。临近足月生产前,由于胎头下降至骨盆,胎动次数则常常减少,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胎动次数的多少、快慢、强弱等,常表示着胎儿的安危,因此,人们把胎动称为胎儿安危的标志。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健全。小生命在子宫内愉快地生存着。平常孕妇在怀孕18~20周时,孕妇可以自己感觉到胎动。据妇产科专家观测,正常明显胎动不少于每小时3~5次;12小时明显胎动次数约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儿个体差异不同,有的胎儿在12小时内胎动次数可达100次以上。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不大,都说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孕妇若发现胎儿胎动次数突然减少甚至胎动停止,就预示着胎儿健康情况不好或出现了异常问题,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若在12小时内胎动次数少于20次,或1小时内胎动少于3次,往往是因为胎儿缺氧,小生命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胎儿危险先兆”,孕妇决不能掉以轻心。胎儿从胎动消失至胎儿死亡,这一过程一般需12小时到2天左右的时间,而多数在24小时左右。当孕妇出现怕冷、口臭、食欲不振、倦怠、或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时,一般可判定胎儿已经死亡。因此,孕妇如能及时发现胎动不正常,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往往可使胎儿转危为安,免除不幸的发生。当然,胎动还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还可以受到孕妇对胎动的敏感度、羊水量的多少、腹壁的厚度、服用镇静剂或硫酸镁等药物的影响。故在判断胎动这个信息的准确与否时,应排除这些因素。

  孕妇应怎样观测和计算胎动的次数呢?

  常用计算胎动次数的方法很简便,孕妇可每天晚上选择个固定时间(如每天晚上的9点),在临睡前测1小时的胎动时间。若有条件者,能在早、中、晚期间各测一次胎动次数更好。当然,胎儿的胎动计数,只能做反映胎儿安危的一个标志。至于胎儿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和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结合其它医疗仪器等检查方法,由医生加以综合分析,再下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孕妇如能注意观测胎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诊治,这对于将要出生的小天使,肯定有稗益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