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正文

科学实践中,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控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2)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9 21:16:39

说两句

  2.启发式提问能引发幼儿找出事物的因果

  这种问题主要是让幼儿从事情的结果找出原因,从而诱发其探索答案的动机。如在《巧提沙》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一根小棒将一整杯沙提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随之提问到:“怎样才能用小棒将一杯沙提起来呢?”小朋友带者目的去尝试操作,有的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提沙过程中,自己总结出规律:要将小棒深深地插到沙子里面,还要将沙子捏捏紧。我追问到:“怎样才能让沙子紧紧地抱在一起呢?”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新方法,将杯子在桌上抖一抖,沙子就会紧紧地抱在一起了。有了这个成功的经验,我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你能不能用一根小吸管将一杯沙提起来吗?”幼儿在操作之后提出小吸管不能将沙提起来。我追问到:“为什么?”“有幼儿说:”它的力气太小了。”“是嘛!小吸管的力气太小了,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的力气变大一点吗?”幼儿思考了一会,提出来,“可以将几个小吸管合在一起,它的力气就大了。”于是,我请小朋友尝试了一下,发现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最后孩子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提沙的方法,并学会了用细小工具提沙的方法。

  3.多维性提问能引发幼儿的想象、推想

  想象是思维跳跃的火花。在探索问题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推想。而此时老师的提问尤为重要。例:在《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活动中,有幼儿问到:“不管轮船载多重的东西都不会沉下去吗?”为此,我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将橡皮泥捏成了盘子状,并提问:“用橡皮泥捏成的的盘子会沉下去吗?”“那块状的橡皮泥是浮在水上还是沉下去的?”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盘子状的橡皮泥会像船一样浮在水上。于是,我在活动中继续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1、“请仔细看,我把一块石头放在‘船’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2、“我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帮老师往‘船’里放石头,你们想想看,‘船’还会浮在水面上吗?”

  (让幼儿推想,并问为什么?)

  3、“那再加5块石头,‘船’怎么样了?”“为什么‘船’沉下去了?”

  4、“如果是真的轮船,能不能无限量地载很多东西呢?”(再请幼儿进一步推想)

  幼儿根据观察得出的事实就可以推想出船超载也会下沉。老师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让幼儿思考、回答,这样,他们的学习、探索能力就会增强。

  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我们每一次的提问,让我们的提问更具启发性,诱发性,让幼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科学的王国里尽情遨游!

  (二)提高应答技巧,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对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包括追问,反问等各种形式,其中追问又包括教师如何回应幼儿,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问等一系列策略。经过我们一阶段的实践研究,我们又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应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一个扭转、引申、激励的作用。教师必须灵活而又智慧地应答。在我们开展的《影子》、《无影灯》、《站住,别倒下》等一系列活动中,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

  1、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巧妙提升孩子的经验。

  巧妙提升。在孩子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巧妙提升。比如在《影子》活动中,小朋友们猜测为什么会有影子?幼儿讲:“我们站在太阳下就会有影子。”幼儿:“晚上用电筒一照,也会有影子。”教师答:“对啊,只要我们在有光的地方就会出现影子。”在孩子稚嫩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感知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孩子将获得更深层次的经验。

  2。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学会“散”。

  这里说的散是指形散神聚的“散”,是一种激发孩子猜测问题热情的多样性应答的体现。应答语言散。对孩子回答的问题不是千篇一律地“恩,好的,噢”或不答,而是要注意应答语的广度,给孩子一种激励感,使活动呈现动感。如,你市这么认为的,拟订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拟订想法不错。在富有个性的应答中,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问答的特偶的鼓励和特别肯定。

  应答对象散。除了教师应答孩子这种叫多见应答方式外,还可采用孩子应答孩子的方式,把一定量的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评判他人关的过程,学习赞同和批判。比如,老师问:“他的想法怎么样?”孩子回答:“好。”老师又问:“他的说法你同意吗?”孩子答:“同意(或不同意)。”老师再问:“为什么呢?”———

  3、教师在应答过程中要学会“转抛”。

  抛问题。当孩子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抛的发生让孩子自己去解释。这样减少了教师以一味回答的情况,让孩子成为问题的主人。如:在《站住,别倒下》活动中,有幼儿问为什么将多根细小的吸管绑住,它就不会倒了呢?教师说,对呀,这是为什么啊?教师边问边看着周围的孩子,把孩子向自己提的问题又扎扎实实地抛给了孩子,孩子又开是了新一轮的思考————

  孩子的想像是丰富的,有时是离奇的。在科学活动中,虽然有严谨的科学原理,但假设的过程是孩子预测科学结果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教师要跳过现象找本质,对孩子的假想教师必须保护,要站在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的层面上去应答,讲究应答的技巧和智慧。对他们的想法和猜测不做错与对的定论,而是鼓励孩子的独特想法,因为答案的正确与否,孩子可以在实验中进行验证,孩子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判断。

  八、幼儿与教师的成长

  (一)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起实效必须体现在孩子圣上,提高幼儿素质。在科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提问的改变,激发了幼儿对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初步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在老师创设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权,逐步养成孩子自信、大胆、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同时,将在科学领域研究中形成的历年、积累的经验拓展到其他领域,其实提高教育效率,让幼儿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成长

  由于课题的深入研究,提高了我们教育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写论文的时候也特别得心应手,觉得有话可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随笔、案例分获市、区二、三等奖。这对我们以前的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奖励,同时在今后的继续研究工作中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九、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的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自我提问,互相提问的能力。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互动的过程,然而我们有时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幼儿“答”,忽视了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因此,下个阶段我们将在区角里面投放材料,让幼儿边操作边发现问题,让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并学会主动提问。

  (二)、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活动

  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的操作被重视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孩子们很忙、很投入、很高兴地在操作材料,这跟过去纯粹的传递性教学相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是,仔细的看一个活动,特别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操作仅仅处于一种表面的形式,老师在孩子操作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任务,所以幼儿的操作显得没有目的、没有“研究”的味道,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当成嬉戏了。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显然,如果,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否则的话,当幼儿的操作熟练了,那么,不再新鲜的活动对他就难以有很大的吸引力了。而以问题为线索的活动,每当一个问题解决了,更加深入的另一个问题又会自然出现,研究的点也会一步步深入。所以问题如同针头一样牵引着操作和探索这条“线”一步步向前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