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怀孕期 > 胎儿发育 > 正文

腹中胎儿有记忆能力吗?

来源:胎教枕边书 2008-10-10 13:34:07

说两句

  胎儿有记忆力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记忆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人认为,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胎儿的大脑中已经偶尔会出现记忆痕迹;也有人认为,8个月以前的胎儿有可能具备记忆功能,同时又认为记忆能力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胎儿具有记忆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将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国外专门研究产前教育的研究所,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腹中胎儿的大脑功能会被强化吗?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期保留在记忆中,并对其未来的个性以及体能和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胎儿具有记忆能力的例证

  曾有几个有趣的例子:钢琴家鲁宾斯缇、小提琴家美纽因及乐团指挥罗特等人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曲子皆“似曾相识”,即使不看乐谱,乐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源源不断涌现。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曾经反复弹奏过这些乐曲。

  加拿大哈密顿乐团的指挥鲍里斯在一次演奏时,一支从未见过的曲子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而且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这使他迷惑不解。后经了解,原来他的母亲曾是一位职业大提琴演奏家,在怀鲍里斯时曾多次练习、演奏过这支曲子。

  一位名叫海伦的妇女只要给她腹中7个月的胎儿唱一支摇篮曲,孩子立即就安静下来。这些例子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记忆力的意义

  在出生前数月内,胎儿的行为渐趋复杂、成熟。这是因为,迅速增大的记忆储存促进了自我形成,并开始引导胎儿行为的发展。

  可以利用胎儿的这种记忆力,把婴儿抱在母亲左侧怀里,让他听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就能安然入睡。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医院产科的婴儿

  室播放母亲子宫血流及心脏搏动声音的录音,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安静下来,情绪稳定,饮食、睡眠情况好,而且体重增加迅速。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早已熟悉母亲的心音,一听到这种音响就感到安全亲切。

  胎儿既然有记忆能力,那么孕妇就应设法开发胎儿的记忆力,把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真善美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胎儿,让他输入脑子里,受用一生。

  有关研究表明,胎教是教育的启蒙:由于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接受母体所供给的营养和母体神经反射传递的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的调节与训练。因此,妊娠期母体“七情”的调节子女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温馨提醒:既然胎儿有记忆,准爸爸、准妈妈不妨多和体内的孩子交流,不但可以培养感情,促进以后和宝宝的关系,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2.胎儿还能“学习”呢

  人们都说婴儿是一张白纸,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人们发现,婴儿从出生第1天起就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而且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其实,早在胎儿时期这张白纸上就已经开始描绘图画了。

  深居“宫”中的小宝贝伸出小脚来探测胎盘,“这是什么东西?”经过几个回合的研究,他终于放心了,确认这是一个柔软、安全的物品;一转身,他的手又碰到了漂浮在旁边的脐带,“这又是什么东西?”很快,脐带就成了胎儿的玩具,一有机会便抓过来玩弄几下;对于包围着他的羊水,小宝贝更是潜心研究,不时地吞咽几口品尝一下;母亲子宫的血流声、肠道的蠕动声以及心跳的搏动声,对于它来说无异于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统统被收入大脑,储存进记忆系统,以致出生后依然念念不忘;对于外界传入的音乐声,胎儿也颇感兴趣,转动头部,让耳朵贴近外部世界认真倾听。久而久之,一旦这种声音传来,胎儿便产生一连串的动作作为反应。

  这一切都说明,子宫内的小生命具有学习能力,他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他学习呼吸、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他并且能够通过母亲传递过来的信息揣摩着母亲的心绪,感受着母子间的心理感应。

  鉴于胎儿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母亲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后半叫应强化与胎儿的交流,及时施行早期胎教,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使胎儿接受有益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

  温馨提醒:准妈妈可以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和腹内的宝宝说话。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使胎儿受惊吓。

  3.妈妈,我渴了

  我们都知道,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深居“宫”中的宝宝,他们会不会有这样的需求?

  我们已经知道,胎儿所需要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是由胎盘和脐带供应的。他自己既不用费劲儿吃东西,也不必劳神呼吸。吃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他用喝水吗?事实上,他每天除了舞拳踢腿锻炼肌肉和骨骼、练习呼吸动作以外,同时也在积极地锻炼喝水的能力。

  科学研究人员介绍,胎龄满3个月时,胎儿就能够喝水。当然,他们都是就地取材,饮用羊水。不要认为“宝宝真可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其实,不用担心他饮入的羊水的污染,羊水每隔大约3小时便会更换1次,既无细菌也没有灰尘。羊水中的蛋白质,通过肾脏分解,排泄入羊水中;而饮入的羊水中混杂的脱落上皮组织等物质,则形成胎粪。看来,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真的生活的津津有味呢,没事的时候就喝上两口。目前对于宝宝每天喝的量,还不能作出精确的估计,有人估计可达500毫升。

  为了适应即将面临的世界,胎儿要积极锻炼生存的本能,为了训练自己的生活本领,通过对口腔吸吮能力的训练,为出生后使用口唇吃奶做好准备呢。

  温馨提醒:胎儿不仅仅能够喝水,还会“发脾气”,或者“撒娇”呢,这时母亲可以用爱抚的动作来安慰胎儿,而胎儿过一会儿也会以轻轻地蠕动来感谢母亲的关心的。

  4.我小,我也有人格(注意:胎儿也有人格)

  提到人格,好像应该是很深奥,很有内涵的话题,说胎儿也有人格,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胎儿虽然小,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前面说的令人惊异的感觉能力之外,神经学家还发现,胎儿可能具有意识的初步形态。

  美国神经学家布米尼克•芭芭拉,以最新的显微镜技术来研究胎儿的大脑,发现胎儿可能具有意识的初步形态。并确定受胎后28~37周的胎儿大脑皮质,已经发达至具备思考的能力,其神经组织与新生儿几乎没什么两样。

  其他的研究者更指出,对胎儿脑波的测定显示,胎儿睡眠与成人做梦时的脑波观测值一致。

  因此,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神经学家都把胎儿定位于“具有感官能力及初步学习能力的个体”。心理学家更进一步表示,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逐渐形成人格,成为具有情感及知觉的人。而胎儿的人格是通过和父母,特别是和妈妈的密切沟通形成的。

  由此可见,说胎儿具有人格也不为过,作为父母的应该把握孩子的这种潜能,把宝宝塑造成一个有理想,有人格的超智力宝宝。

  温馨提醒:母亲与胎儿在生理上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和植物神经机构,而是分别有其独自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机能。所以,母亲与胎儿交流情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手段,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