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

幼升小推荐

教师园地

早期教育

智慧乐园

孕育指南

应多鼓励男女孩一同玩耍

现代社会,男女同样要参与社会生活,传统的家庭和社会中的性别分工正在逐渐缩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为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求,我们对男女孩的期望和培育也应该趋向一致,故可以试着淡化传

2009-06-22

引导宝宝勇敢面对各种变化

宝宝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宝宝欣喜的事物,宝宝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宝宝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宝宝就会以各种情绪

2009-06-22

异食症的孩子是怎么回事

有些孩子身上在饮食方面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吞食某种并非食用的物品,如泥土、小石头、头发、塑料制品,这种行为为异食症。(一)什么是异食症有些孩子身上在饮食方面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吞

2009-06-22

依照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对颜色的无意识选

2009-06-22

一岁前小宝宝的心理活动

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以睡眠

2009-06-22

亚健康家庭儿童心理状态

除了亲子分居比例高以外,深圳亚健康家庭比例高于内地,也是导致深圳儿童心理问题突出的另一个作用重要因素。所谓亚健康家庭是指亲子双方虽然同住在一起,但家庭心理健康状态差,如亲子共处活动时间少,亲子情感生活

2009-06-22

学龄前幼儿心理分析之性心理

孩子的心智健康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培养。我们常常以大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却是我们家长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可以让其自然发挥,但耐心细致的讲道理,爱学习,却需要很多宽容和耐心

2009-06-22

小心童话里的心理“病毒”

美国的教育研究专家近日称,经典童话给少儿心理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宣扬色情与暴力的影片。全世界的孩子都在读同样的故事:公主因为长得漂亮,所以与众不同,过上了大富大贵的生活。这种故事看多了,那些自觉相貌平平

2009-06-22

想象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并在头脑里保存着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想象出现的新形象可以是人从来没有感知过的,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2009-06-22

五绝招令孩子不再任性

每个家长朋友都遇到孩子任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因为家长工作比较忙,在出现这些情况时都是得过且过,基本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结束。大多数孩子都会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而部分孩子则变本加厉,提出很不合

2009-06-22

问题儿童其实是性格有偏差

0~3岁的宝宝在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发展着他自己独特的性格,通过他的意志、他的意识、他的行为、他的情感在表达与表现着。但是在这一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

2009-06-22

听话的孩子可能心理问题多

大多家长以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意图办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这可以说是家长们的公识,可心理学家

2009-06-22

食用合成色素致儿童多动症

合成色素不仅没有营养价值,大多数还对人体有害,主要是轻微毒性、致泻作用还有致癌可能。有资料证实,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可以使人和动物发生肝癌,儿童多动症就与食用含有橘黄色素的食品饮料有关。色彩鲜艳

2009-06-22

如何适度把握对宝宝的爱

教育上的过失有时会立竿见影地得到体现,有些则要日后才会慢慢表现出来,如对孩子过分溺爱就属于后者。以下三个提示,帮助父母把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提示1:过多帮助导致孩子无能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很弱小,

2009-06-22

如何让恶梦远离宝宝?

一、梦是孩子情绪的反映一岁的孩子虽不善表达梦境,但是他们会做梦,当孩子接近两岁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讲述对梦的回忆。幼儿做梦的内容并不复杂,白天受惊吓、被责骂、严厉的管教、突发意外等,到睡觉时便容易有做

2009-06-22

如何满足宝宝的身心需要

孩子也有自己的性格,作为父母的你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那么如何才能使不同性格的你们之间建立一种充满信任的关系呢?性格研究之父,纽约的著名学者斯特拉切斯和亚历山大托马斯对性格进行了长达30年的纵观研究达,他

2009-06-22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过度恋母

孩子出生后,妈妈与宝宝相处时间占绝大部分,宝宝平时若接触的人少,会对母亲存在一种依赖心理,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妈妈在身边。孩子小时候都有一点恋母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增多,这种情节会逐渐减弱。但是

2009-06-22

让宝宝永远快乐的5个建议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为,这绝对离不开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培养。这里指的外界环境并不意味着金钱,金钱换不来孩子真正的快乐。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

2009-06-22

让宝宝慢慢学会与人分享

要让你的宝宝学会与人分享,或许需要几年的时间,耐心等待他慢慢长大,慢慢体会分享的意义吧。帮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朋友,并且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建议父母在实际生活中避免以下不良的行为反应:1.

2009-06-22

请细心储备宝宝的自信

培养孩子自信需注意生活细节一个人的自信并非遗传而来,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时,要关注易被常人所忽略的一些生活细节。*在宝宝23个月刚刚学会微笑时,你就应该对他发出的每一次微笑都报以同样真诚的

2009-06-22

培养宝宝耐性的12招数

1、爸妈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妈性子急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2、勿包办代替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

2009-06-22

你家的宝宝是否真快乐?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本能地会帮助他获得快乐,但是因为对宝宝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理解不足,常常作出适得其反的选择,制造了很多不快乐和假快乐的故事。很多家长在不自觉中希望宝宝多吃些奶,对照别的孩子或者奶粉说明

2009-06-22

你的手里握着我的好奇心

小布懂上了小区里的戏水乐园,大脸妈决定送他去游泳训练班学习。一早,大脸妈提着一个大包带着小布丁去学游泳。小布丁对于鼓囊囊的包很好奇,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可惜妈妈不让,小布丁只好时不时去动拉链。大脸妈脸

2009-06-22

男孩更易患“儿童口吃症”

门诊病例:小杨杨在幼儿园里,看到口吃的小朋友说起话来结结结巴巴巴觉得挺好玩。于是,就跟着口吃的小朋友学。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小杨杨说话也结巴起来。一开始,只是在偶尔的一两句话中带一点结巴,也没有引起妈

2009-06-22

母子分离对幼儿身心的影响

在幼儿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儿童,这对于儿童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呢?一、母子分离,若从儿童1岁开始持续3年以上,那么,一般说来,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智能、语言以及人格障碍。二、对于2岁以

2009-06-22

母爱是宝宝的第三大营养

第三大营养--母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对母爱的需要称为皮肤饥饿,必须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孩子从初生到3岁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母亲的爱抚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孩子如果从出生至3岁被

2009-06-22

莫让嫉妒污染孩子的心灵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十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看到妈给别的孩子喂奶时,就会出现哭闹不安等反应。有的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嫉妒心更会上升,如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

2009-06-22

没有父爱,孩子可能心理失衡

没有母爱的孩子固然不幸,但只有母爱,没有父爱的孩子同样可怜,甚至还可能出现种种心理失衡的症状。母爱不能替代父爱。照料孩子与父亲无关的局外人观点,不是误解便是偏见。其实,婴儿刚刚呱呱堕地,就渴望父爱了。

2009-06-22

解析儿童多动症问题及治疗

学习困难组儿童92%有各类心理卫生问题;而优良组仅22%。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注意障碍、多动症,学习兴趣缺乏,学校适应不良,社会交往不良,脾气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以及成熟迟滞(智力发育正常,但行为幼稚、脑

2009-06-22

家庭挫折教育,建立健全心理

孩子不能面对挫折,表现为稍遇困难就退却,甚至发脾气,通过一些破坏行为发泄怨气。原因1、生性懦弱。这类孩子在遭受挫折时,由于经验有限,意志薄弱,往往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对自己丧失信心。2、娇生惯养。父母一

2009-06-22

户外活动有助宝宝的社交

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一不能独占玩具,二要体谅别人,否则会遭到拒绝。而当他向小伙伴们表现出微笑、愉快地发声或说话、友好的抚摸、高兴地拍手、关切地注意等积极地社交行为时,就能及时得到同伴的肯定与接受,进而

2009-06-22

多给孩子一些良性的刺激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爷爷孙敬修看到几个孩子在摇一颗小树,便走到小树旁,把耳朵贴在树干上,孩子们奇怪地问他在干什么?孙敬修说,我听见小树在哭,你们快把它的命根摇断了。孩子们听了,惭愧地低下头。这以后,几

2009-06-22

独生子女有7大“通病”

1、独我行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

2009-06-22

调节饮食可治防孩子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患多动症的儿童多数营养过剩,某些氨基酸摄入过多,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过量摄入蛋白质不仅影响其胃肠消化功能,而且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尿素、氨等对身体是有毒的,能引起

2009-06-22

打开心灵之门的幻想朋友

孩子们小时候,总是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常常幻想有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朋友,每天陪自己玩耍、聊天,甚至和自己一起吃饭睡觉。他们喜欢这样的朋友,有时侯更甚于喜欢现实世界里的伙伴。大人们理解不了这种幻想

2009-06-22

孩子养成坏习惯的三主因

坏习惯往往是一种顽疾,一旦形成,改起来就难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幸运能够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做家长的与其坐待孩子形成坏习惯后再费尽心思地帮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坏习惯的家庭成因,早做预防,使之在未及形成之

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