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资讯 > 正文

买学区房真能把娃送进名校?"以房择校"需打问号

来源:新华网 2014-05-21 13:16:23

说两句

  购买学区房是否真能把孩子送进名校,以经济实力换取入学机会是否有失公平——

  “以房择校”需打问号


  今年年初,教育部接连出台两个文件要求做好“就近入学”工作。在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背景下,这一意在遏制“递条子”、“送票子”等破坏教育公平行为的政策,使得一些希望把孩子送入名校的家长更加关注学区房,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紧张的关系反映在了房价上,一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上涨。

  “以房择校”究竟是否公平?买了学区房是否等于给孩子享有优质教育上了保险?如何才能为学区房降温?这些问题被广泛关注。

  “我们这边的房子还剩3套了,你要看房的话,这周赶快过来吧!”5月11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李先生刚登上QQ,就收到了房产中介的留言信息。

  看到这个信息,李先生很不是滋味,心情变得沉重。

  李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今年3岁,由于住房附近没有“像样”的小学,他一直担心孩子日后的上学问题。而最新的幼升小、小升初政策都强调“就近入学”,李先生认为孩子日后跨区择校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于是便产生了购买学区房的想法。

  李先生的想法并非个例,北京市某房产中介置业顾问向记者表示,虽然北京等大城市近几个月的房产市场比较低迷,但是在“就近入学”政策推出之后,学区房的热度却有逆市上扬之势。

  学区房价格究竟如何?为何上涨?“以房择校”是否真能把孩子送进名校“保险箱”?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价格疯涨的学区房

  今年年初,教育部接连出台了两个文件,要求做好“就近入学”工作。一是《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就近入学”政策意在遏制“递条子”、“送票子”等破坏教育公平的行为,但在以小学为代表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情况下,这一政策却衍生出一类“以房择校”的变相择校方式。而“以房择校”也直接推动了学区房价格的疯涨。

  4月9日,一则《北京实验二小学区房:每平方米近30万元》的消息引爆网络,引发了公众对学区房的持续关注。5月15日,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本部)附近一套面积仅为7平方米的学区房报价220万元,单价超过每平方米31万元,再次将学区房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个案,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优质小学入学教育机会稀缺使得这些小学划片内的学区房,成了二手房市场上热炒的一个概念。

  今年3月,在对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区实地考察之后,李先生看上了上地东里小区的学区房。李先生说:“那是上地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孩子上完小学后可以直升上地101中学。主要还是价格相比其他地方便宜很多,单价最低的每平方米51000元,最高的也就每平方米60000多元,大约300万元就能拿下一套。”

  不过,由于前段时间工作繁忙,李先生没有及时出手。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房价就涨了不少。李先生说:“上周中介就告诉我房价涨了,现在最小的房源只剩64平方米的小两居了,单价在每平方米61000元左右,一套下来差不多390万元。”

  记者近日在中关村采访时发现,只要贴上“学区房”的标签,哪怕是八九十年代的老旧房子,也能够卖出别墅的价格。我爱我家置业顾问告诉记者,周边的东南小区、保福寺小区、航天部社区都是中关村一小的划片区,是百分之百的学区房。

  “一居室在每平方米9万元至10万元之间,两居室在每平方米7.5万元至8万元之间。”该置业顾问告诉记者,“东南小区现在就有一套房源,两居室,58.9平方米,业主报价460万元,满5年、唯一、没有税,要买的话得抓紧了,现在来看学区房的人很多。”

  “你还可以考虑中关村三小,黄庄小区的环境是可以和东南小区媲美的;其次是科育小区,小区环境比较差,房子比较老,但价格相对比较低。科育的这个房子69平方米,南北通透,业主报价520万元,而且满5年、唯一、没有税。”该置业顾问说。

  不仅北京,其他一些大城市也显现出了学区房价格上涨的趋势。来自安居客的数据显示,上海学区房过去一年挂牌价的涨幅约为20%,高于上海全市16%的平均涨幅。上海较热的学区房集中在浦东洋泾板块、徐汇徐家汇板块、静安新闸板块、杨浦黄兴板块等,价格普遍高出同等区位、同等条件房源20%。

  在南京,学区房价格同样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据南京网尚房地产研究机构统计,今年3月,南京市排名靠前小学的学区房挂牌价格中,“北拉力琅”四大A类名校学区房指数为1042.4点,环比2月增长了2.2%;B类名校学区房指数为1035.5点,环比2月增长了2.3%。其中,力学小学、成贤街小学、鼓楼一中心小学等3个学校学区房挂牌价格涨幅更是高达5%以上。

  学区房价格为何上涨

  针对学区房价格飙升的现状,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钊认为,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环境下很自然的市场反应。陈钊解释说:“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优质学校的入学资格再与住房挂钩,这种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紧张的关系势必会反映在房价上。”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表示,在教育部要求做好“就近入学”工作的两个文件出台之后,关于学区房未来的走向就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当时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学区房价格必涨。因为,尽管《义务教育法》早就强调免试就近入学,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但这次两个文件的出台,是对“就近入学”动了真格。这样一来,“共建”、“占坑”等途径就被堵死了,加上推优生、特长生的招生比例也在缩减,原来想通过这些渠道将孩子送进名校的家长,就可能会考虑其他办法,购买学区房是其中的一种途径。

  另一种观点认为,从长远来看,“就近入学”政策的逐步推进,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形成了倒逼态势。这会推动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如果家门口的学校都办好了,家长择校的欲望会大大降低,就会导致学区房遇冷。

  “现在学区房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在很多地方可能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其中也不乏房产中介机构炒作的嫌疑。”在汪明看来,“学区房价格上涨也好,下降也罢,至少从目前来看,学区房价格的变动与学校的招生方式,特别是学区的规划、招生范围的划定有着一定的关联。”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区房价格还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面积越小,单价越高。在中关村卖了4年房子的房产中介魏女士告诉记者:“买学区房又不是自己住,就是要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学的机会!既然小房子也可以落户,也有学位,当然越小越好卖了,虽然单价贵,但总价低!”

  她还对记者表示,目前也有一部分家长购买学区房是出于孩子上学和投资的双重考虑。她说:“目前,中关村很多学区房拥有的学位是6年一循环,可以重复使用。比如,你买了东南小区的房子,落户满3年之后,就可以上中关村一小,再过6年,待孩子一毕业再高价卖出,可谓上学与赚钱一举两得,你说这样的学区房能不火吗?”

  购买学区房有风险吗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区房的价格堪称“天价”,但为了孩子能够上个好学校,很多家长哪怕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是趋之若鹜。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认定这样的逻辑链条:“要想考上好大学,就得上个好高中,要想考上好高中就得上个好初中,要想上好初中就得上个好小学。”

  汪明分析认为,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希望孩子能够顺着这样的逻辑链条走下去,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讲,要打破这一逻辑链条。

  在汪明看来,若能够打破这种逻辑链条,至少可以给家长一种信心,上薄弱小学的孩子也有可能就读好初中、好高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择校的热度。

  “即使你的孩子上的是一所优质小学,也不一定能够进优质初中,而你的孩子上一所普通小学,却有可能升到某一所优质初中。你的孩子上的是一所薄弱初中,但通过名额分配等方式,也可以获得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这样,家长择校的热情自然会降低。”汪明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究竟是上普通小学直升到优质的初中好,还是直接选择优质的小学而不考虑孩子升入哪所初中,已经成了不少家长考虑的新问题。在“北京小升初”论坛,一位家长就发帖称:“我们几年前买了翠微小学的学区房,孩子还小,一直放着,现在我听说翠小还可以,但派位的中学不好,愁死了!”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家长依然选择让孩子上优质小学进而升入优质初中这条路径,进而购买优质小学的学区房,那么家长的愿望很可能会落空。这已经成为当前选择学区房的风险之一。

  此外,按照“就近入学”政策的规定,“划片入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校划片”,即每所学校一个片区,实现就近直接入学,此种划片方式的前提是各校比较均衡;二是“多校划片”,即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不能直接入学,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要搭配划片。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4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所言,“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能优先入校,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

  购买学区房的风险远不止于此,还有另外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一些中介所称的“学区房”并非真正拥有优质小学的学位,现实中类似的官司与纠纷并不少见。

  二是多数学校明确规定,一定时段内,只接收一套学区房的一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因此学区房的学位名额可能已经被占用。例如,中关村一小规定,6年内只接收一套学区房的一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就学区房的学位名额是否被占用咨询过中介,中介的说法是:“您可以在签合同时,把学区房学位名额没被占用的情况写进合同。”但房产中介魏女士告诉记者:“把学区房的学位名额没被占用的情况写进合同,其实作用并不大。你想啊,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都过了好几年了,学校用名额问题卡你,就算拿着合同,你也找不到卖方了。就算找到了,你的孩子还是无法入学。”

  三是很多地区还有居住年限的要求。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对相应的学区房做出5年期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就一定能入学,还须满足居住满5年的条件。现实中,有家长名下的房子不是学区房,而孩子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房子是学区房,家长便选择离婚,造成一方名下无房的情况,便可以把孩子落户到老人名下的学区房。可是,若按照北京市政策,孩子需要在学区房居住满一定时间才能拥有某优质小学入学资格,那么家长的一番苦心设计也只能落空了。

  “以房择校”是否公平

  随着学区房的热销,有关“以房择校”是否公平的话题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有评论称,“就近入学”本是个意图良好的政策,可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意外结出了学区房这颗不得不咽的苦果,甚至成为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择校变成择房,仍然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

  但也有专家认为,购买学区房恰恰是家长们对“游戏规则”的尊重。这个规则的关键词从“权力”过渡到“财富”,使得普通市民也能够参与游戏。这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对此,陈钊说:“谁有钱买得起学区房,谁就能够让孩子读好学校,这是凭着家长的经济实力来决定孩子能够接受怎样的教育,这和家长交择校费上学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

  但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岗认为,对于天价学区房现象有失公平的指责有失公允。他表示:“在没有天价学区房之前,平民子弟也很难选择一所好学校。相反,更加严格的就近入学政策,会使那些学区内的平民子弟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

  “不能简单地说‘以房择校’是否公平。从家长的角度讲,如果他有这个经济实力,通过购买学区房让自己的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那是他的一种主动选择。”汪明说,“不过,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但凡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的家庭,孩子就能够进入优质学校,相反,没有能力购买学区房的家庭,孩子就没有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本报见习记者杨召奎)

  提示

  购买学区房须谨慎


  风险1:根据当前的划片政策,购买学区房虽然可以使孩子上一所优质小学,但孩子却可能被派位到一所薄弱初中。

  风险2: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优先入校,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

  风险3:一些中介所称的“学区房”并非真正拥有优质小学的学位,现实中类似的官司与纠纷并不少见。

  风险4:多数学校明确规定,一段时期内,只接收一套学区房的一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例如,中关村一小规定,6年内只接收一套学区房的一名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因此,学区房的学位名额可能已经被占用。

  风险5:并不是买了名校学区房就一定能入名校,一些地区规定了获得入学名额必须满足居住满一定时间等条件。

  观点

  如何给学区房降温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

  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是政策制定者不愿看到的。但是,学区房只是政策制定者考虑的一个方面,毕竟制定“就近入学”政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过,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多考虑一些现实层面的因素。就目前而言,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至关重要。如果招生片区划定过窄,甚至只是简单化地一一对应,学区房炒作有可能进一步升温。

  从今后的招生方式改革来看,应适度扩大招生片区范围,确保在每一个招生片区内都有优质学校,从起始阶段为孩子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逐步推进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确定每个孩子的就读学校。也就是说,不论是住在“学区房”还是“非学区房”,所有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这样,随着规范学区房居住年限等条件标准的实施,特别是随着多校划片方式的逐步推进,学区房的炒作自然会逐步降温。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过热的现状,还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下更大功夫。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钊:

  教育均衡至关重要,若实施划片入学,并想给学区房降温,必须增加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或者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改变区域之间、学区之间、学区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岗:

  “用均衡资源打破天价学区房神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可行,因为很多既有的投资无法折算到未来。对此有以下建议:一是所有优质小学的入学名额都通过抽签获得——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抽签,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二是推行房产税,即学校的支出由所在学区的房产业主共同承担,即让有支付能力的人承担起学校的费用。总之,对于公立学校,要均衡配置资源;对于私立学校,可以让家长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进行选择。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